赏门票 话殷墟(四)
河南 张兴华
四、邮资门票 与时俱进
【写在前面】时间的脚步慢慢地、慢慢地走到了世纪末。正在全世界人民喜迎新世纪之际,1998年3月份,我国对原来的邮电系统进行了改革,从此,全国各地的邮电局实行政企分开,即形成了邮政局和电信局独立运行的格局。
邮政局独立运营后,为了迅速开拓市场,当时的云南省大理州邮政局市场部,经过缜密的市场调查研究后,想到了“邮政和旅游挂钩”的招数,遂与1998年11月创意地开发了我国第一套风景区邮资门票——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邮资门票,该套票于1999年元月份开始使用,全套16枚,利用1998年5月份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面值40分的“玫瑰”邮资图明信片印制,门票志号为“滇(YG)001”。这套新型门票的出现,受到了集邮和集门票藏友的青睐!此后几年,邮资门票慢慢地在全国普及开来。
云南省鸡足山景区邮资门票发行的成功,刺激了邮政部门的领导,遂下令全国各地邮政部门向大理州邮政局学习,号召他们立足本地开发邮资门票。
1、首枚邮资票 设计简单 意义重大
在这种形势下,河南省邮政局也不例外地“时髦”了一把,在1999年年底和各地旅游局合作开发了几十种邮资门票。其中,属于安阳市的就有十五个景点,它们包括: 殷墟博物苑、红旗渠(一线天)、红旗渠(分水苑)、红旗渠(络丝潭)、岳飞庙、羑里城、殷商文化城、五龙洞森林公园、文峰塔、袁林等等。它们的尺寸均为 10.20cmX20.50cm ,邮资图为60分“牡丹花”图案,编号均为“豫YP * * * 2000”。
殷墟博物苑的这枚邮资门票,编号为“豫YP030 2000”,该票的正面分为正券和副券两个部分,正券部分为殷墟博物苑的大门到大殿的北向鸟瞰图,和1996版的纸券图案相同。副券部分则是关于殷墟博物苑的简介,底图为一块硕大的甲骨。仅从正面看,很像一枚普通的明信片。该票的背面正券部分和一般的邮资明信片没什么区别,副券部分标有“票价21元”字样,不过“21”两个数字是明显后来加盖的(其他的几种邮资门票也是这样)。其发行量也不大。
关于新世纪第一天的问题,是有争议的,但是,当时的人们都把2000年元月一日,当成了这一天。殷墟博物苑的领导亦是如此,因此,在这一天就启用了这枚邮资门票,不过,和它同时使用的还有那枚1996年版的纸票。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反映,启用这枚邮资门票后,它的收费由原来的20元,变成了21元,其中的一元钱是支付给邮政局的邮资片费用,但是,这样却遭到有些“较真”游客的反对。后来,经过研究决定,同时还使用原来的20元纸票,这样就解决了游客对增加一元钱费用的不满,同时也可满足收藏者的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殷墟博物苑从1987年成立以后,国家对殷墟遗址的发掘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经过十几年的考古发掘,殷墟遗址的范围越来越大,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因此,殷墟博物苑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其保护成本和工作力度也越来越大。随着相关工作的继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越来越繁荣,在这枚邮资门票使用完之后的2001年7月,殷墟博物苑彻底终止了20元1996年版的纸票以及这枚60分邮资门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