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海魂宝——敦煌莫高窟门券
甘肃 宋 文 武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举世闻名,它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距省会兰州 1100多公里。它的开凿的,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过前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历代不断开凿,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米,彩塑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列中国四大名窟。
莫高窟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于一体的立体艺术,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多少年沉寂在沙海里,直到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它才被正式纳入国家管理体系。当时,去莫高窟的游客也只是专业人士和当地居民为主,据“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研究所所长)统计,1949年9月至1959年9月,10年间共有14.65万人到过莫高窟参观游览,
平均每天只有40余人,后来,去的游客虽然渐渐多起来,但那时莫高窟大抵是自然开放的,直到1979年,敦煌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让“藏在深闺少人识”的神奇面孔焕发出巨大魅力。如今,去敦煌莫高窟游人如织,每年达百万人次,旅游高峰时,单日游客超过一万人。千年莫高窟以更加美丽的形象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朝圣者”。
我收藏门券已有三十年,在我的近万种门券中,最让我心仪和钟爱的就是莫高窟门券。大约在上世纪的1987年,我在整理旧书时,发现一枚莫高窟门券,票幅如书签大小,券中画面为一个翩翩起舞的黑面孔飞天,顿时就十分喜悦,如获至宝。因为书是父亲的,连忙询问父亲,还有这种票吗?父亲说,是86年夏天,他和单位上几个同事到敦煌旅游,参观了莫高窟,带回来三张,夹在书在里当书签用,如今只留下这一张。从那时起,我就把莫高窟门券作为重点方向来收集,周未闲暇时就到兰州古玩市场的旧书、旧纸堆去寻觅,与本省市和外地的券友联系交流,到门券收藏网上“淘宝”,2007年11月,到湖北省黄石市参加全国第十五届旅游门券收藏交流会,结识了不少收藏门券的资深券友,通过交流获得了宝贵信息。多年来,我收集的莫高窟门券已有一百多种。由于手头缺乏资料,我很难判断莫高窟门券到底有多少种,但通过对自己收集来的这些这些门券的整理和研究,谈一谈对敦煌莫高窟门券的变化及特点的粗浅见解。
从时段上看,我把莫高窟门券分为:初期券、早期券和近期券。
初期券为莫高窟正式开放(1979年)之前发行的门券,这时期的门券发行情况不详,留存下来的极少,十分罕见,未曾在券友手中或展览交流会上露过面。去年,得知一名券友有一枚“文革”时的莫高窟券,经多次交涉,终以我的珍品券与他交换觅得。纸质白色已泛微黄(年久所致),券的正面图案为莫高窟全景(摄影版),淡蓝色铺底,显得大气壮观,质朴素雅,背面印有参观规则,“敦煌研究所革命委员会”字样,尺寸12cmX6.2cm,无副券,无票价,确定为67年左右年使用的文革时期参观券。七十年代使用还有:全品相,规格尺寸14cmX6cm,票价一角副券在左边,画面为 “飞天”(绘画版),另外两种带白边全品相,尺寸14cmx6cm,图案“飞天”造型,庄严肃穆,神采清秀,用中国传统的线描绘画技法,以线定型,以线达意,画面悦目,十分精美,有横版,有竖版,初期券可能还有其它几种。但我仅收集到这几种。
早期券为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发行使用的门券,这时期的券品种就多了起来,画面内容丰富多彩,设计更精美,色彩更艳丽,图案有壁画、大佛、双人飞天、菩萨、外景建筑等,印有郭沫若题写的行体字 “敦煌莫高窟”,笔力爽劲洒脱,深厚凝重。80年左右莫高窟券使用竖版两种票,全品券,尺寸4cmX14.8cm,第一图莫高窟320窟“华盖飞天”、第二图莫高窟194窟“盛唐。1986年使用了一组三枚一套硬卡纸“书签式”门券,图案选用了最具唐45窟代表性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254窟早期飞天、双人飞天,栩栩如生,颜色均匀,幽润质朴。九十年代初,敦煌莫高窟使用了塑料门券(替用门券),一组五枚,画面均为“飞天”造型,有“单人飞天”,“双人飞天”、“飞天吹笛”等,券的衬色有紫、绿、兰、粉、淡黄,由莫高窟画廊印制,有副券,无票价,使用时间很短暂。还有两枚的塑料券有副券,图案莫高窟莫外景九层楼,尺寸大11cmX4.5、小9X4.1,颜色绿。敦煌文物陈列中心使用过“飞天”造型,颜色绿,有副券,无票价门券,莫高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还使用几种外宾门券,设计非常精美、独特、主要面向外宾叁观。三种券图案一样在副券颜色区别,版式对折式,图案251窟飞天造型、洞窟景观。另还有一种外宾券,票价六元、图案“飞天造型”莫高窟字样采用烫金印刷,显得文字画面更有立体感。初期券、早期券由于年久存世量少,许心珍罕品,一票难求,市场价格不菲,且节节攀升。
近期券指的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莫高窟门券发行上了一个新台阶,设计更加精美,印刷更加鲜亮,内容更加丰富,票幅增宽增长,纸质有薄有厚,门券的各要素(景点名称、门券序号、发票代码、发票号码、税务局公章、门券类别、副券、票价等)趋于完善,门券类别繁多,除了延续的普通券、外宾券外,还出现了甲种票、乙种票、优惠券、赠券、中小学学生参观券、专业考察门券、敦煌莫高窟研究院2008年、2010年发的领单票(凭领单赠券一枚)等,2006年至2013年,莫高窟景区陆续发行邮资门券,达50多种,邮资选莫高窟外景图,规格尺寸19.2cmx10cm,方便游客。图案选用莫高窟壁画里的佛传故事,彩塑等的,版式分:优惠券,参观券,外宾(专业导游)、淡季门券2007年开始使用,2014年开始使用机打门券,设优惠券、特种券、老年券、VIP普通券用等。2015年7月实行“实名+预约”门券,2016年7月启用了应急门券和应急特种券。纵观莫高窟门券,设计与时俱进,画面主题突出,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上细色清新充实,每一张门券都精选了莫高窟宝库中最经典、最具代表的斑斓艺术,向世人讲述那深秘的佛国故事,方寸中展示着敦煌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无穷的魅力。
在数以万种的门券中,像莫高窟门券包涵着浩瀚而雄厚文化艺术元素的为之鲜见,特别是券面图案给人一个鲜活、灵动、愉悦、神韵的视觉感受,有别于其它那些固定的静止的名山大川、建筑实体等景点门券,因而被收藏爱好者视为门券百花苑中的瑰宝。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