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门票 话殷墟 (七)
河南 张兴华
为了配合殷墟“申遗”,安阳市委市政府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东南部、洹河西岸,建设了一坐“殷墟博物馆”。该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为地下一层建筑(地面上露一米)。总建筑面积为3535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354平方米,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
从建筑设计平面图上看,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中的“洹”字,即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河水在孕育殷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所有的建筑全部修建于地表之下,地表由植被覆盖,外表上仍然继续维持殷墟遗址的原有面貌。
殷墟博物馆于2005年3月16日开工建设,六个月后的9月20日建成,并通过了竣工验收。9月26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殷墟博物馆作为“殷墟”申遗的一部分,进行了验收考察。从此,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又多了一张耀眼的马片!
为了殷墟申遗工作的顺利进行,安阳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的建议,通过河南省委省政府,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将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的“真品”司母戊大方鼎,“借”回故乡安阳,为殷墟“申遗”壮威。终于,2005年9月18日下午15时19分,司母戊大方鼎在层层保护下,到达了殷墟博物苑院内,随后,被安置在新落成的殷墟博物馆中。
2005年9月25日,殷墟博物馆对外开放。同时,殷墟博物苑(即后来的宫殿宗庙遗址)的大门票由原来的30元上调为50元。景区负责人介绍说“上调的20元就是殷墟博物馆的门票钱。”
由于原来面值30元的门票库存较多,因此,经景区管理层研究决定,在30元门票票面上加盖“票价:五十元”字样(如图),就开始对外售票了。同时,又启用了一枚小规格邮资券(马片),面值31元(如图),主图为从殷墟博物苑大门北向的鸟瞰图,边饰为甲骨文,该券的编号为2004(1605)―0011,作为不参观殷墟博物馆游客的门票,若这些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又想参观殷墟博物馆的话,可以在殷墟博物馆入口处,再购一枚20元的博物馆专用票。所谓的博物馆专用票,就是以前剩余的殷墟博物苑票价20元的门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