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起义旧址和滕王阁是南昌旅游形象的双子星,是众人打卡之地。指挥部旧址这个国保包括5个子项: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贺龙指挥部、叶挺指挥部、朱德旧居、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它们分散在南昌城各处,也都是免费开放的景点。
江西大旅社在繁华的中山路上,可惜正在维修,旁边的纪念馆倒是可以参观。1927年7月下旬,起义军包租了整个旅社,并随后打响了第一枪。国朝成立后列为军队纪念地。
这座灰色钢筋水泥的四层楼建于1924年,投资40万光洋,是李晋笙等几个土豪股份制建的当时南昌最高档的大酒店。主楼门窗正面采用西式的券形浮雕和爱奥尼克柱,门窗描红。由于和历史事件的意外接触,让一幢普通的建筑有了特别属性。
“八一”纪念馆是中国知名的景点,人山人海,排队接受教育。里面主要陈述了那次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展示了相关物件。起义的背景构建在很多复杂原因之上,更多是意识形态的无法兼容而产生的摩擦,是一场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反对国民党宁汉右派的火拼行动。
贺龙指挥部旧址在子固路165号,旧址原为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美国牧师1916年建的中西合璧式教堂,分大、小楼两部分。
临街的前楼有三层,厢房、耳房、回廓、天井与大厅相接,上有亭式钟楼。小楼则为双层庭院,楼下是礼堂。当年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军指挥部设在这里。
叶挺指挥部在苏圃路南昌第二中学校园内,门口登记身份证即可进入。这一片是南昌城的文化史迹区,孔夫子弟子澹台灭明的读书处即在此。旧址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工”字楼,建于1925年,曾是心远学校的校舍。
楼房坐北朝南,楼上是叶挺的第十一军军部办公室、会议室,楼下是警卫部队住房,现在这里是叶将军纪念馆。
苏圃路往北走700多米就是朱德旧居,其位于民德路花园角2号,是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砖木结构的民居,坐西朝东,一进两层,穿斗式梁架,内有天井。
国共合作时,朱德任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南昌警备司令、公安局长等职,包租了这里。旧居的一楼北侧是朱德的卧室,南、北前房及正房是警卫员的住房。南昌起义时,周恩来、郭沫若还在此临时居住过。
“八一”旧址已经没有了门票,在安检处管理人员翻箱倒柜找出了2种不同的旧票,我第一次来时是收钱的。以下是我收集的部分纪念馆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