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山庄(十二)
承德 钱宝林
—松云峡谷幽处多(15)
松云峡是避暑山庄最北面的一道峡谷。沿御路西行,峡底溪水清清,蜿蜒流淌。峡内古松参天,姿态雄伟,遮天蔽日。顺山直上,可达西北门。两侧山峰隐蔽,点缀着20余组园林建筑。虽然我们坐在环山车上,游荡于山庄的峰谷之间,也能够略窥一二。趁着我们的车子下山,我带领你们神游一下山庄内的最大的这条峡谷。
要探知松云峡的奇妙,是要步行攀登的。我们要从“云容水态”出发,经“旷观”入峡。
矗立在松云峡峡口的旷观 。
旷观是一座崇台,台下为门,台上建小殿三间。此处也是赏景的最佳地带,向东看,过“云容水态”可见山庄的引水穿桥而过,再向前看,即是茫茫草原,绿树点点,麋鹿悠闲。转身向北,抬起下颌,仰头观看,枫树成片,陡峭的山间一条磴道淹没在山峦,那是攀登“南山积雪”的最佳途径。再转身向西,松云峡入口不远处的山上有亭,拔地倚天,十分地巧妙壮观。
乾隆题名“凌太虚”它被列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二十八景。据《热河志》记载,这里“灏气精英,飘飘有凌云之致。”下有大殿五楹,匾额为“清溪远流”东面三楹为“含粹斋”,是皇帝读书吟诗的场所,只可惜,大家猜猜怎么样?只剩下遗址了。前两年,有山庄考古队在这里挖探方,丈量过遗址的方位和规模。
松云峡的松高大雄壮,它们或疏或密地点缀在御道两旁。云卷云舒的日子,蓝蓝的天就像一池池碧水在峡谷中流淌,让人感觉到灵魂被摄走的滋味,偶有山鸡噗楞楞地从你的身旁展翅飞去,也有一团黑影嗖嗖地窜上松树,融入高大浓密的松针里,那是山庄里硕大的松鼠。前面御道旁的“林下戏题”碑,是山庄有名的三块卧碑之一。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非常高的。乾隆每到这里都要小憩一番,赏景吟诗,记录心路历程,刻碑勒石,以兹纪念。
再往前,表面看,古老的石条砌筑的御道蜿蜒向上向前,殊不知,峡谷间的沟壑两厢,竟隐藏着件件珍珠,散发着昔日的光芒。
券友们沿沟壑来到水月庵遗址。
西南山腰上有一座东向的寺庙,其山门还留有一座石牌坊,那就是“水月庵”。庵西的“山心精舍”以及后门顶峰上的“放鹤亭”。还有建在山崖之上的“旃檀林”。
承德券友集体踏访旃檀林遗址。
这里四周林木参天,野花茂盛,主殿“众香胜处”供奉释迦牟尼和十六罗汉像,殿旁有书屋“天籁书屋”,乾隆、嘉庆二帝常来此礼佛吟诗,书屋内贮有宋代《云山烟树图》、元代《梅竹松兰图》、明代《眠云轩图》和《采莲图》。只是这些皇帝珍藏的图画不知流向何处了。还有奇的,这院内建有储存泉水的“澹轩”池,旁边建有“沧洲趣”,往西在松林中建“松云楼”,其东建“澄霁楼”。这处由假山、亭、屋、楼、水池组成的小型园林寺庙,景色宜人。嘉庆有诗赞曰:
乔松百尺老龙蟠,谡谡涛声六月寒。
天籁满山人静坐,游心于滇体随安。
再向前南向越一谷,又一避静处的沟里建有“含青斋”、“碧静堂”和“雨岑精舍”,这里也是依山就势,山间小路,曲径盘旋,自有风趣。当然,这些精巧建筑园林寺庙,在松云峡的御道上是见不到的,只有深入踏访,才能一见庐山。
再往前行,爬一稍陡的御道,就到了西北门。在西北门东宫墙角下,有一恢复性园林建筑“宜照斋”此组建筑规模较大,地势高敞,视野开阔,松枫茂盛,当太阳西下落山,景色最为宜人。
西北门旁的宜照轩芳姿。
我以上给你们介绍的是松云峡谷南面沟壑的景致,那么,北坡又有什么奥妙呢?有啊!待会儿,我再接着给你们介绍一下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