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山庄(十五)
承德 钱宝林
—湖区之环碧(18)
我们讲环碧,先要了解一下山庄的湖。湖区集中了中国南方园林的秀美和北方园林的雄浑,特别是把江南园林的盛景移植到塞外,使它成为“来于天然,胜似江南。”的独特风格。山庄的湖泊,总称塞湖,开湖的工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康熙时开挖了澄湖、如意湖、上湖和下湖。乾隆时新拓了镜湖和银湖,半月湖和内湖。加之各洲岛移来的江南美景,构成了一派江南水乡的绚丽图画。
环碧岛上有两座相邻的小型建筑,东院面南的殿名为“澄光室”。西院门额南北两面分别镌刻“拥翠”“袭芳”四字。当年殿内明间有紫檀玉万福万寿长春宝座,东间有座宝床。乾隆年间,室内墙上挂有多幅乾隆题写的字。
我们重点说说“采菱渡”。采菱渡以那座草亭为标志,它形如斗笠,当年每到夏季,后妃们常在此登船,在澄湖中嬉戏采菱,生机盎然。乾隆很欣赏这里的美景,即兴写下了一首好诗:
菱花菱实满池塘,谷口风来拂棹香。
何必江南罗绮月,请看塞北水云乡。
这首诗真情实感,描绘细腻,此情此景,让人顿感置身在江南水乡。
康熙年间,每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常在此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纪念故去的亲人,要准备各种饮食,供养僧众,敬佛,诵经。昔日的环碧岛,每逢这一天,搭彩棚,设法船,焚香燃烛,放河灯,热闹非凡。
说起来,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它起于北魏。道士寇谦之杜撰了三元节的神话,有一位叫陈子祷的人,与龙王三公主结为夫妇,分别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赐福、赦罪、解厄。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所以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巧合的是,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犍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道,目犍连修得阿罗汉果后按佛祖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可见道教与佛教对教化大众,孝敬父母都是共通的。
与环碧岛隔如意湖相对的西线游览路旁,有一组灰瓦平房建筑,那里叫“芳园居”。是当年存放宫内珠宝玉器、丝绸锦缎的库房,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供后妃阿哥格格们设置的“买卖街”。每隔一段时间,这里的集市上市一次,格格宫女之间可以自由买卖或以物易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喧哗一片。
买卖街芳园居。
承德券友郑航宇老师的名片承德李哲老师画的采菱渡图。
大家向东看,那组建筑就是“月色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