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山庄(二十)
承德 钱宝林
—湖区之青雀舫(27—28)
走在湖区,我们只能做岸上观啦。其实,景随步移,变幻多端,不少妙趣会在胸中荡漾。乘船游,当然乐趣和感受就会是另一个样子。“青雀舫”这个景观是山庄内的一个大型御舟。是乾隆命名三十六景的第五景。它的奇特之处就是“青雀舫”是一个流动的景观,可见乾隆皇帝对它的喜爱。
为什么起名青雀呢?据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郭璞在《方言》中记载“鹢,鸟名也。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画有形似鹢鸟的船,被称之为青雀舫。传说船上画鹢鸟,可防水患,因而乘坐青雀舫颇为流行。这在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具体的描写:“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此诗所言“青雀”指的就是青雀舫。乾隆借鉴古人,也可窥见其深厚的汉文化基础。
清代御舟坞在临芳墅旁,称之为西船坞。《热河志》中记载:“每舟行湖上,四围山色亭台,上下花木参差,皆供撷揽,至如皓月空盈,澄波镜净,兰桡徐动,如度广寒……”
看我们的眼前是不是这样一番景色呢?湖内翠盖红荷,挨肩比踵,御舟泛游,漾碧摇青。岸边芳草如织,野卉斗艳,散发出缕缕清香。当皓月升空,澄波如镜面一样干净,暑退风爽,送来荷香阵阵,更有一番情趣。大家的心里可能留下些许遗憾,我们下次一定乘御舟一游。
山庄的荷千姿百态,就看你的眼力,是否发现更多的美。
还是用乾隆爷的诗来佐证吧:溶溶塞水浩无涯,桂檝兰桡向晚移。月朗寥天驾青雀,空明宛是泛瑶池。
8月13日,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来承德做“导游”, 券友常甘生(船夫后穿白衣持手机者)老师乘“青雀舫”追星。
想当年(1793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和副使斯当东来承德觐见乾隆皇帝时,乾隆曾赐“青雀舫”龙舟让他们泛游湖区,饱览全盛时期的山庄秀景,他回国后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对龙舟的形状、尺寸和船中所见到的盛景都有详细记述。现此书藏于英国博物馆。
红花和绿叶的和谐程度,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蒙曼教授在“青雀舫”游船上给游客们讲解山庄。
闻其香,观其容,荷香阵阵袭人来。
山庄西船坞,临芳墅建筑已不存在。
到了冬季,山庄湖区封冻,成了孩童和大人们的游乐场,此时的青雀舫里却是热热乎乎,一杯热饮,一听露露,一串儿冰糖葫芦,让人们享受着冬的甜美。
从乾隆三十六景第三十二景“临芳墅”西船坞向西观望,那边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三十三景“双湖夹镜”和第三十四景“长虹饮练”,从长虹饮练侧旁的“奢鉴碑”上山,可达半山腰上的“珠源寺”。
由于时间的关系,“珠源寺”我们就不能去了。大家还记得博物馆十九间照房那“宗镜阁”文物的铜匾和铜抱柱吗?那几件文物是日本帝国主义毁我珍贵文物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