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山庄(二十一)
承德 钱宝林
—湖区之远近泉声(29—31)
我们经过的这里,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三十三景“双湖夹镜”和三十四景“长虹饮练”,它们同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所谓“双湖夹镜”是位于内湖之上,石条垒砌的堤桥,桥面横卧于湖上南北,湖水由桥下东注,流入大湖,犹如西湖之里外湖。堤桥两端各建一座牌坊,康熙取自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意,至于桥南端的“长虹饮练”,置身此景当中,特别是雨过天晴之时,彩虹当空,水天相接,长虹入水,景色蔚为壮观。
沿湖上溯,会有红莲相伴随,近在咫尺,惹人喜爱。再往前湖塘渐阔,满湖的白荷亭亭玉立,恰如白鹅戏水。我们的面前出现的这组联环建筑,分别是“石矶观鱼”“远近泉声”“听瀑亭”和“涌翠岩”
“石矶观鱼”匾额下的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柳嫩牵诗舫,鸥眠稳釣矶。康熙描述这里:“远近泉声”而南,渡石步,有亭向东,倚山临溪。溪水清澈,修鳞衔尾,荇藻交枝,历历可数。溪边有平石,可坐以垂钓。这处景观是康熙三十六景第三十一景。建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是一座坐西面东的三间敞亭。
康熙题诗:唱晚渔歌傍石矶,空中任鸟带云飞。
羡鱼结网何须计,备有长竿坠钓肥。
这里面,康熙用典贴切自然,“渔舟唱晚”、“天空任鸟飞”、“临渊羡鱼”。作为一代帝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康熙处理朝政准备充分,高瞻远瞩,十分稳健,只因为他“备有长竿”。
我们接着把眼光从“石矶观鱼”向右移,看到的这组建筑就是“远近泉声”。这里四周山色连天,风从山林中吹来,使人感到清凉无比。
“远近泉声”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五景。
康熙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引泉开瀑布,迸水起飞珠。锵玉云岩应,色空有若无。
他在诗前有一小序,即可诠释这首诗的意境。北为趵突泉,涌地觱沸。西为瀑布,银河倒泻。晶帘映崖,微风斜卷,珠玑散空。前后池塘,白莲万朵,花芬泉响,直入庐山胜境矣。
“远近泉声”围廊环抱,至北有一亭名“听瀑”,是观瀑听音的最佳之处。乾隆为听瀑亭留有诗句:
雨后来听瀑,淙淙响益繁。大都得之耳,惟此不为喧。
赴涧来鸣鹿,攀林饮渴猿。山中足佳趣,难与俗人言。
从“听瀑”向西的山上是乾隆三十六景第三十四景“涌翠岩”,这组建筑比较早,是1703年建园时建立的。它是一座小型寺庙,前殿后楼,楼因山势而建,顺爬廊可到达“自在天”。前殿门外悬一幅对联曰:松径飞花雨,莲台霭法云。
乾隆有诗云:拔地青莲耸德水,天人来往作音娱。
蓦逢杖锡权教住,试问眉毛拖地无。
乾隆的这首诗充满了佛教的禅意,可见乾隆对佛教也是深有研究的。
涌翠岩里儒释道都有供奉,这是佛教的三世佛。
我们接着向北走,那边就是“文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