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出行话巨变
苏州 顾宗玲
我是一个喜欢出行的人,可谓是上路就快活。这不,国庆长假前打时间差,去豫北晋南旅游,至9月29日方从三门峡返回苏州。这样的安排,就不至于再念叨近期如何安排外出,能安安稳稳宅在家里度长假了。
回到家,就收获了朋友相赠的票品,其中有一枚公交车票,二枚轨道交通票。端详着这几枚票,脑海中思绪翻腾,情不自禁地忆起历历往事。
下面的公交免费乘车券, “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有强烈的时代感,节庆气氛浓浓,是今年 “苏州公交出行宣传周”期间发放的,旨在宣传“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共发放了5万多张。
苏州公交于1952年9月22日开通,回忆当年,我还是个五岁的幼儿。首次开通公共汽车,是苏州的一件大喜事,也为苏州市民带来了莫大的喜悦。于是,父母亲在国庆节放假时,趁兴带我去乘坐。我那时对汽车还没有什么概念,只记得坐在车位上,看着两旁快速移动的房屋特别有趣,因为从来也没有过这种感觉。现在想来,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坐汽车。相比现在的孩子,他们好幸福,从小出行有车。我们这代人,那时真是太孤陋寡闻了。这首条线路,是苏州公交的起步,从火车站到人民桥,途经市中心、人民路。直至今天,这条1路公交基本还是这个走向,但向南向北都有了极大的延伸。喜看今日的苏州公交,截止2018年10月,苏州已拥有常规公交线路389条,营运车辆4887辆。公交覆盖城乡各个社区,服务越来越完善,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手中这张免费乘车券,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纪念品,我小心翼翼将它珍藏。
除了公交,苏州的轨道交通,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无到有,从一条到数条,从轨交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开通,截止2019年9月,苏州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增至3条,线网客流总量达到32807万人次。目前在建线路共5条,待建线路有1条。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有效地提升了苏州市民的出行质量。正如下列轨交票上的话语,当今出行,处处有“美好发生”。
尤其令收藏爱好者欣喜的是,轨交公司还根据节日或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发行纪念票,可单次乘坐可收藏。下面为苏州状元主题票。
讲起出行这一主题,让我不由自主又忆及的,是1963年的往事。那时我已是高一的学生。闻听国庆假日父母亲准备带全家去杭州玩,就别提多高兴了。苏州人爱去杭州灵隐寺烧香,那时,去杭州是出远门了。苏州俗话说“三日三夜上杭州”,因为古时候,苏杭之间只有水路可通,靠舟楫运载。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摇船拉纤,要走上几天。那时从苏州去杭州,有长途车,也有火车,但车次少,耗时多,二者都要四个多小时。为了多一点时间游玩,我们选择乘坐夜班轮船。虽然没用上三天,但从傍晚五点半开船,直到第二天 早上七点半才到杭州拱宸桥,足足十四个小时。看多了苏州的小桥流水,一下子来到碧波浩荡的西湖旁,即刻对杭州的山水有了更多的赞美。尤其正值国庆日,夜晚西湖畔放起烟花,五彩缤纷,倒影在西湖中,在我眼前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型的梦幻的烟花。我们站在湖边,直到最后一朵烟花褪尽,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一次的出行,让我对远方有了更多的向往。
往事如烟,回到现实中,现在的苏杭之间,建起了高速公路,150多公里的路程,二个小时不到就跑完全程,当天来回,易如反掌。更有甚者,高铁的建设和开通,让我等的出行愈加如虎添翼。这次我从三门峡回苏州,距离1160公里,乘坐G1914次车,早上07:34发车,下午13:01准点到达,耗时仅5小时27分。如是普通列车,则需15个小时。
坐上高铁,舒适的车厢环境,风驰电掣的车速,平稳良好的车况,实实在在感受到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
从我无数次的出行中,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交通建设的巨大变化,城乡道路从一般的砂石和水泥公路到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并迅猛发展;城市公交从起步开通,到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火车出行从乘坐“绿皮”,到 “和谐号”驶入我们的生活;高铁的横空出世,更是开启了中国的“高铁时代”,再加民航的大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史无前例的革新。出行方式的巨大変革,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记录了中国速度,彰显了中国实力。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出行,将更加便捷、快速,在出行中能收获到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