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谷”游记
大家都知道成都有个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俗称“熊猫基地”。每天从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据说去年国庆大假期间,每天游客超过3万人,列居旅游景点全国第一。可是你知道吗?在都江堰也有一个熊猫基地,它的全名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通俗名称就叫“熊猫谷”。最近我和妻子到青城山看望朋友,顺便去了“熊猫谷”(图1),这里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熊猫谷位于都江堰市西南约5公里的玉堂镇的一条山沟里,占地2004亩,区域海拔740米至1160米,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生态环境优美,分布有多种大熊猫可食的竹和植物,还有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是大熊猫野化放归训练、青少年科普教育和旅游的理想场所。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只野生大熊猫就在此发现并被送往成都动物园。2010年5月为实现大熊猫回归大自然,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在成都熊猫基地开放十几年后,都江堰熊猫谷开始修建。2012年1月开始入驻大熊猫。目前谷内有3个功能完备的大熊猫适应性兽舍,里面住着十余只大熊猫。不过我们那天参观时只见到3只,而且他们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要么是不紧不慢的度着方步,要么是不停的吃着竹叶,一直是旁若无人的态度。在3栋住宅旁边有两片半野化过度训练区,面积很大,完全是原生态的竹林和树林。据说熊猫放在里面,自己找食,自己找住地,慢慢地适应野外环境,为今后放归野外作准备。由于游客不能入内,因此也看不到野放的熊猫。
熊猫谷中还有一个景点十分引人入胜,这就是“小熊猫生态放养区”,它建在一个山坡上,占地35亩,其中放养着20多只小熊猫,小熊猫和大熊猫有着远亲的关系,食物也基本相同,但是它们外表却相差极大,小熊猫外表更像浣熊或野猫,黄黑相间的毛发、白边镶嵌的耳朵和白鼻头,显得十分可爱。参观者可以进入放养区,和小熊猫近距离接触。我们就看到4、5只,其中有一只一直走到我们面前,好像要向我们索取食物。我们赶紧拍照(图2)。有的游客想去摸一摸它,立刻受到景区工作人员的制止,因为这些野生动物不像家养的宠物,它们带有野性,一旦被它们咬伤或抓伤是很麻烦的事。当我们看到它们安详的生活在大自然中,心里十分舒畅。人类和野生动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应该友好相处。下一步熊猫谷还要扩建达到15平方千米,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熊猫谷中还建有一个大熊猫野化训练专家工作站,这是一栋修建很漂亮的三层楼房,各国的专家学者可以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还有一块建筑被命名为“熊猫教育村”,青少年可以在这里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听取专家讲解、观看视频、图片、资料,全面的了解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增强公众保护大熊猫、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熊猫谷大约有3公里长,人们在其中游览仿佛走在森林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旁边又有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真是爽极了,没有去过的朋友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熊猫谷门票成人55元,学生和60—65岁老人半票,65岁以上老人免票。看到熊猫谷的门票(图3)感到很面熟,回家和成都熊猫基地的门票(图4)一对比,果然是大同小异,一个风格,而且都有一句广告宣传词:“中国魅力,熊猫摇篮”。想想也不奇怪,因为这两个单位本来就是一家嘛。
本文来自《门票寻踪》,感谢刘华老师的传送!
轻舟 201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