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东访红(湘阴篇)
龙小平
湘阴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阴县境内不仅留下了“规模甲通省”的宋代湘阴文庙、岳州窑遗址、南泉古刹、“双塔凌云”的文星塔和状元塔、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故居等一大批文物古迹,更有郭嵩涛故居等景点。
一到县城就直奔左宗棠文化园.为纪念左宗棠诞生200周年而兴建,是一座以左宗棠文化为主题的仿晚清园林式文化园区。文化园以左文襄公祠为基础扩建而成,由左宗棠纪念馆、天地正气广场、文星塔广场、左宗棠雕像、功德石柱、烽火台、年谱大道等构成。
敬仰左宗棠,是因为他为今天中国版图的完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左宗棠为捍卫祖国西北边疆,确保新疆留在中国版图立下了巨大功绩。左宗棠抗击法国侵略者,为保卫台湾也立下了巨大功绩。
没有左宗棠,占国土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今天就不会在祖国的版图之内。纵观中国历史,没有一个人(帝王除外)对中国的领土有左宗棠这样大的贡献。“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
和曾国藩不同,左宗棠读的书很多是地理、军事、农耕、民俗方面的,他的著作也是实用类型的。不像曾国藩,有很多“道德文章”留世。
湖南现存左宗棠故居三处:
(1)湘阴界头铺镇新光村左家段即现在的左宗棠家祠;
(2)湘潭排头乡紫山居村桂在堂;
(3)湘阴樟树镇巡山村柳庄。
百里之外的长沙县黄兴镇还有一个收费景点,左公墓。
经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城内新建有一个新馆,郭嵩焘纪念馆. 馆内两位美女异常热情,主动导游讲解:
郭嵩焘,他是中国第一个出使英国的外交官.自幼性格有些倔强的郭嵩焘在岳麓书院学习期间,就渴望经世致用,报效国家。他和同为湖南老乡的曾国藩相交甚好。郭嵩焘善于交际,为人健谈,曾国藩安静隐忍,谨言慎行,性格截然相反的他们却志同道合,甚至结拜为兄弟。郭嵩焘排除万难,做出了许多改革,比如税务税收改革。这也破坏了许多人的利益,因此许多官员对他恨之入骨,再加上郭嵩焘正直清廉,从来不与那些庸官们同流合污。自然而然的,他便处处受人打压排挤,一时间,各种弹劾四起,无奈之下,他只能辞官离去。此后十几年,郭嵩焘断断续续出山任职几次,但是都做的不太长久,不是愤而辞官,就是被人排挤弹劾。
1875年,郭嵩焘再度出山,在挚友李鸿章的支持下,郭嵩焘出使英国,成为我国首个驻外使节。在英国,郭嵩焘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四处参观大学,工厂,博物馆,记录了大量资料。为了弄懂西方的典籍,他还自学英语,翻译了许多著作……同时,他还将自己在英国的见闻写信寄回国内,为国家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在外交上,郭嵩焘有礼有节,令诸多外国公使尊敬,很多人尊称他为“东方的绅士”。 但是郭嵩焘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副手刘锡鸿竟然跳出来弹劾他,而且举了郭嵩焘在英国的“叛国”行为,举国哗然。荒唐的是,郭嵩焘令刘锡鸿义愤填膺的举动,不过是在外交场合需要讲究的国际礼仪罢了。然而国内的保守派哪管这些呢?迫于压力,郭嵩焘只能辞职回国。
历史是公平的,湘阴县政府为他新建纪念馆,巨资收集了许多镇馆之宝,让这位廉洁奉公,对外开放先驱留芳百世,名扬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