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门票 话殷墟(十二)
张兴华
十一、与时俱进 票价下调
殷墟申遗成功后,伴随着名声大噪的是游客数量的猛增,再加上2011年三月份的门票“涨价”,使殷墟景区的“门票经济”神威凸显。随后几年,殷墟景区的门票收入连续保持25%以上的增长。然而,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会有一个高峰值,当达到这个高峰值后,肯定开始走下坡路的。
果然,进入2016年以后,殷墟景区的游客数量和门票收入,开始出现停滞,随后,开始出现下滑的情况。以笔者愚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从2014年下半年起,国家开始针对生产型实体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限制性政策,如去产能、严环保、鼓励创新等,无疑这些产业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好处,但是,各地区的执行情况却不尽人意,出现政府监管“一刀切”的情况,致使大多数实体企业停产、限产。这就直接导致了国民收入的下滑;
二、殷墟景区的营销策略老化,没有创新。殷墟申遗成功后,景区的营销口号一直是“安阳的殷墟,世界的殷墟”,仿佛殷墟除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头衔外,就没有其他可以“炫耀”的了。反观这两年比较火的“网红景区”——北京故宫博物院,人家那“营销”与时俱进,线上线下互动热烈,那才真叫成功。殷墟景区就缺乏这样的创新;
三、殷墟景区的旅游产品外延开发不足。殷墟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等多个荣誉头衔的拥有者,在“实体旅游产品”开发上,由于“不能轻易动土”的限制,使得景区的后续“旅游产品开发”乏力,使游客产生“视觉疲劳”。
当然,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笔者仅就经济和景区自身的问题,说了以上三点,其他就不赘述了。
殷墟申遗成功后,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首批12家考古遗址公园”。2012年,安阳市政府发布《殷墟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招标书,标书中“遗址公园”东起京广铁路、西到“南水北调干渠”、南起文峰大道、北止北环路,总计占地五十平方千米。2018年8月16日,安阳市政协召开《殷墟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座谈会。2019年01月28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把“开工建设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列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2019年九大工作重点”之一。这为殷墟景区的营销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其旅游产品外延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间慢慢地流淌着,终于,在2018年国庆节前夕,全国多地的知名景区(点),为了迎战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纷纷出台了“门票降价”政策。其中,河南省知名景区(点)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八里沟、小浪底等,也顺势下调门票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安发改收费【2018】390号”文件,文件指出“从2018年09月25日起,殷墟景区门票价格由90元/人次,下调为70元/人次。”
附:“安发改收费【2018】390号”文件全文如下:
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降低殷墟景区门票价格的通知
安阳市殷墟管理处: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的决策部署,根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省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改收费【2018】745号),经市政府同意,决定降低殷墟景区门票价格,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殷墟景区门票价格由每张90元/人次(包含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交通游览车辆费用)降为70元/人次。
二、景区要严格落实减免优惠政策,鼓励在现有减免政策基础上,扩大减免优惠范围、优惠力度。景区可在不超过规定门票价格基础上,自主确定下浮门票价格或淡季门票价格。
三、景区要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在其网站、收费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以及举报投诉电话等,自觉接受旅游者和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区别本地外地游客设置两种门票价格,不得将门票、游览服务等捆绑销售,不得价外加价或强制代收其他任何费用。
四、本通知自2018年09月25日零时起执行。
安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公章)
2018年09月20日
于是,从2019年09月25日零时起,殷墟景区开始执行新的门票价格,使用的门票仍然是带90元和45元面值的纸票,只是在售出门票时,在票面上分别加盖“票价70元”和“票价35元”的文字章。2019年春节期间,新设计的“机打门票”系统亦开始投入使用。殷墟景区进入了两种门票同时使用的“混乱时期”。2019年三月初,景区彻底使用“机打门票”。
殷墟景区的“机打门票”,正面近景为“甲骨文发现地”地标石,远景为原“殷墟博物苑”大门(如图一)。背面为“司母戊大方鼎”图、殷墟简介、景区路线图等(如图二)。以后不管来多少人游览,一张票上只有打印上人数、单价、金额、时间等要素,均可搞定。该票截止出稿时,仍然在使用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