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寒冬去北方(2) 畅游香山、泸沟桥
龙小平
出发计划中一游北京香山,二游宛平泸沟桥,荣津特别安排同事老记者张秀平女士陪同前往。
这次应该说有福,天津多年未下雪,这几天下了中雪,荣津高兴地说;这些年天津也很少见到大雪,人们都很兴奋。龙老师您能赶上,也是好兆头。您是福星!
他为我制定周全行程表:
湖南省集报协会会长龙小平先生,自怀化芷江机场,1月6日下午到大兴国际机场,接至武清高铁站附近住宿。晚上安排接风宴请,特请王晓龙夫妇及杨建青(待约)陪同。7日(周二)上午由张秀平女士陪同,乘高铁换乘北京地铁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午,集报分会杨全胜副秘书长招待,并送卢沟桥事变纪念馆。乘车返回武清住宿。8日上午参观杨建青收藏(待定。或参加周邓纪念馆活动)。中午由天津站乘火车去承德。9日由承德藏友安排。10日到唐山,参观地震遗址。11日到迁安报到,京津冀报友联谊活动后,12日随北京或天津报友乘车,住宿。13日北京西站送站。
我到天津武清,住进他的好朋友王晓龙老师(他是天津著名的语文老师,山西作文报副总编辑)的办公室,条件很好。室内地热丝毫感受不到寒冷,舒适如春。
次日,我和张老师一块坐城际列车到北京南站转4路地铁到巴沟,再坐西郊线到香山下,过马路即是香山革命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位于北京香山,紧邻香山公园,馆中数千件展品、图片和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全面呈现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纪念地正式向公众开放。新建成的香山革命纪念馆内,《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通过约800张图片、报照、地图、表格和1200多件实物、文献和档案呈现中国发展历程。
馆才开几个月,据说牛廷福,朱军华有好报在其中,我将展品中的报纸全部拍照,一共有百份之多,约占全部展品的1 /3,足显报品价值份量。
中午十二时,杨全胜老师如约而至,迅速送我俩到十多公里外卢沟桥,又赶回单位开会,为我们省去转地铁麻烦。
宛平古城外冰冻三尺,有环卫工正在冰上清扫……卢沟桥上大小狮子依旧傲立着,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古城门口弹孔依旧,让人又回到全面抗战打响枪炮声中,国耻难忘!
下午五点,我们急急忙忙赶到北京南站,张老师为我抢到一张返程票,让我如时回到武凊,参观杨建青红色记忆馆,上车前我做了一件难忘的事,赶到站内邮局盖戳,争取到最后一分钟上车时间,不能不说又是一次有险无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