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崮墓群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泉庄镇,地处沂蒙腹地,海拔577.2米,面积约4平方千米。根据器物规格及墓葬形制,纪王崮墓群处于春秋中晚期。
纪王崮墓群墓葬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结构特殊,出土的器物量大精美,铜器胎质厚、器型大气,出土的文物时代特点鲜明,不仅出土带铭文的青铜礼器,还出土成套的编钟、编磬等乐器及成组的玉器等,填补了多项山东省内、中国国内考古空白,为东周礼乐制度的研究及铜器、玉器制造工艺和技术的研究等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该地区历史和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工艺技术、墓葬制度等具重要价值。
2012年2月,纪王崮景区在崮顶南端进行蓄水池施工时, 出土了一大块青铜器残片,在沂水县博物馆馆长指挥下,挖出了该青铜器的全部残片,拼在一起是个青铜鼎。后由山东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保护性挖掘后宣布:在临沂市沂水县境内纪王崮的崮顶发现了春秋时期国君级别的一个大型墓葬。
2012年2月至7月和2013年9月至10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临沂市文物考古队和沂水县博物馆分别对纪王崮山顶的两座春秋基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100件(套)左右青铜器和50余件整件玉器等文物,车马坑发现8匹马4辆车。在纪王崮墓发现了七鼎,根据《周礼》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足以显示墓主规格较高。根据器物规格及墓葬形制,纪王崮墓应为诸候或诸候夫人之基,时代处于春秋中晚期。
在如此高的崮顶建造墓穴实属罕见。山东省考古学家推测,纪王崮春秋古墓所在地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城堡国家。根据考古发现的规律,凡是秦代以前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王室、公室墓地、一般都埋在都城之内,或都城附近。如齐国国君的墓埋在都城的东北角、如燕国‘九女冢’位于都城的北部等。纪王崮上发现了国君等级的大墓,又有古代城墙的遗址,这些迹象再次证明了这一规律。
2013年,纪王崮春秋墓入选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9年10月7日,纪王崮墓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编号为:8-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