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说东北景点的沿革
张占芝
(6)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在长春有这么个传说,有一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到人间游玩,她的第七个女儿看中了一个年轻人,便变成一个村姑,两人一见钟情生活在了一起。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派天兵天将捉拿七仙女。那天的天空阴云密布,一阵狂风把七仙女刮上了天,她望着自己和爱人生活的小屋,忍不住落下两滴眼泪,一滴滴在了南方,化作台湾的日月潭,一滴滴在北方,化作长春的净月潭。虽然这是个美好的传说,不过仙女的一滴眼泪可是够大的,占地面积足足有4平方公里,由90多平方公里的山林守护着。
由雕塑大师精雕细琢创作的净月女神,体现了美丽、圣洁、向上、大爱的生命主题,已成为净月潭标志性迎宾景观。可设计在门票上显得不那么生动,感觉不出那种应有的意境。
净月潭是在1934年由人工修建的水源地,景区内的森林也是人工建造,被称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有绿海明珠,都市氧吧之美誉。
至于这个景区什么时候与门票有关联,这一点谁也说不清楚,从我们收藏的门券上看,最低面值的是壹角钱,没有以分为单位的门票,所以说景区收费的时间不会太早。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经常组织去净月潭野游,没看到过景区的大门。
净月潭确实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游玩的人很多,自然流出来的门票也不少,券友们所说的常见券要多一些,但我要说的还是那句话,要收藏好了并不容易,整理这样景点的门券,有着特殊的乐趣。
以前的净月潭没有现在这么好,虽然是原生态的,但设施不是那么完善。印象中只有一条不太平整的路,以及鹿苑和长春森林植物园。避暑山庄就在路边,当时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净月潭四季牡丹邮资门票,在券友中的印象很深,见的多一些的是夏,春也好找一些,秋就有些偏少了。至今一个谜团也没有解开,那就是冬。别说拥有了,就是见也没人见过。两枚带冬景的,前后被误认是冬,但设计风格完全不同啊。可以大胆地推测一下,是不是冬季不收票,或者是门票从春使用到秋,以后就有什么变化了?设计者离开?领导有调动?景区和邮政取消了合约?一切皆有可能。再说景区并没有什么收藏意识,是否成套对他们无所为。
净月潭还有个怪现象,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成人30元票价的门票,一律没有半价的。一年之中只有中国旅游日那天人人都使用15元的半价票,我的这张票是利用特殊的日子购来收藏的全品票。
碧松塔楼是新建的,但很快成了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没上去过的人都认为它就是钟楼,其实不然,太平钟楼是门票图中较矮的那个,是为纪念无重大森林火灾修建的,祈福平安。
净月潭夏季的活动丰富多彩,只要你能想到,那里就有可能存在。所以说门券涉及的面也广。
景区内有宽阔的水面,也有一些游船,但利用率不是很高,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想坐船花钱就可以上去,根本就不给票,有可能船是个人承包,但这么大的景区如此管理有些欠妥。
森林浴场1999年对外开放,是景区内游客的集散地,据说负氧离子高于市区100倍。就是这样也没有以前火热了,可能是过去没见过世面的东北人,把这里当成大海了。
净月潭不但夏季引人入胜,冬天弄得也同样出色,雪成了这里的主题。由于东北人对雪不怎么感冒,几乎成了南方人的乐园。
我估计景区的领导是运动员出身,对搞体育赛事很上心,致力于倡导健康、时尚、休闲的活动方式,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文化的聚集地。
净月潭实在是太大了,就是我这样的玩家子,这么多年也没溜达全,手里收藏到几枚索滑道的门券,至今也没见过其索道在什么地方。确实有些遗憾,计划今年了却这个心愿。
净月潭的赛事和节庆活动频繁,请柬也一定很多,我收藏到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净月潭是长春使用磁卡门票版式最多的景区之一,其中有两枚是少见品。
你知道净月潭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是哪里吗?是在水库大坝旁建的那个圆形小楼,景区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当年唯一的标志性景观,名为放水塔。弄不明白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它的近景为什么没入门票设计者的法眼。
敬请关注下篇:券说东北景点的沿革(8)长春胜利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