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券赏析(7)一套给我惊喜的报告会入场券
秦皇岛 刘振林
由于“专业+爱好”的缘故,使我在收藏门券之初,就把“花木文化”作为自己的主要收藏专题之一。因此,常常关注有关花卉展览、寺庙园林、风景名胜、书画展览等方面的门券,因为这些门券是该专题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然而,于不经意间,我却发现了一套给我惊喜的可用于组编柳文化券集的学术报告会入场券。
券面信息显示,报告会是有关课程改革的,名为“走进新课程”。由于报告会共分四场,因此设计了一套四枚入场券,各场的入场券除了在文字上有场次区别以外,还将券面的正面分别设计成红、橙、绿、蓝四种颜色,以便更加易于区分。在券面最左边缘上下居中的位置还设计了一个黄色的小圆形,很明显,设计者的意图是将入场券设计成简易的书签式,这就给入场券增添了一些“书卷味儿”,也与参会人员主要是教师的氛围相符合。看来设计者还是用了一些匠心的!
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入场券的背面,当将入场券按照第一至四场的顺序拼起来时,正好是一幅完整的《八骏图》画面。该画的作者是意大利人郎世宁(1688—1766年),他于康熙年间来到中国,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余年,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著名的宫廷画家。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明暗和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技法做画,效果精细逼真,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画风,深受三代皇帝的器重。
马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社会贤良的象征,帝王常命宫廷画家以马为题材进行创作,寓意其重视人才,求贤若渴。因此,骏马也成为郎世宁作品最常见的题材。而在众多的马题材绘画中,又常常采用八匹马的构图,即《八骏图》的形式,这又联系到周穆王的传说。相传周穆王曾经驾驭八匹骏马遨游西方,在周代史官笔下的穆王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又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因此,绘制《八骏图》就有了为皇帝歌功颂德、彰显威仪的含义。
这幅《八骏图》是郎世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由于采用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技法,使得画面视野非常开阔深远。在画面形象的塑造上,虽然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却融入了西画注重光影的技法,使得画面立体感极强。色彩不同的八匹骏马,或立、或卧、或顾盼、或相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一派自在悠闲,和平明丽的景象。而塑造出如此优雅和谐氛围,画面中间那株壮实粗大的垂柳也功不可没。这株垂柳占据了画面最突出的位置和最大的空间,显得格外醒目。其主干自然屈曲,大枝高下参差,小枝万条垂下,姿态袅娜可人;这又是一株长势茂盛的静柳,其细枝嫩叶给人一种如烟如雾的感觉,极好的烘托了画面的氛围。真是一幅好画,一株佳柳!再看看入场券的尺寸,一套四枚拼起来,正好制作一张贴片。天助我也!看来,我的柳文化券集可以增添一种分量很重的券品了!
这套入场券的收集,也给了我一个提示:为了获得更多好的专题信息,拓展专题广度和深度,还是要更加广泛地注意各种题材的门券,说不定在一些不甚被关注的题材里会藏着惊喜!
图1 入场券正面
图2 入场券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