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话佳刊(2)《保定晚报·收藏周刊》
钟杰
收藏品,就纸质藏品而言,如书籍、报纸、连环画、宣传画、书画、票证、邮票品、门票、烟标等多品种,丰富的藏品,令你目不暇接,因藏家精力有限,一般藏家分专题来收集藏品,如藏书,集报,集邮,门票收藏等等。也有的藏家主集和兼集。
收藏的同时,笔者认为,藏家还得注重学习,如收集专题类书刊杂志学习,以拓宽知识面,有益提高藏识和收藏水平。譬如,笔者多年集邮和门票的收藏,尤喜并注重集邮、集券书刊文献的收集,并乐于撰写藏品鉴赏类文稿。
今年春节以来,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防应举措,为控制这次疫情感染范围,非常时期,大家“宅”家,这正是笔者读书学习、整理藏品和撰写文稿的好时机。在整理发稿样报时,翻出曾在2003年2月16曰、6月22日、7月13曰三期《保定晚报·收藏周刊》发稿的样报。(图1、图2)
而特别高兴激动的是,在2003年2月16日(总2260期)(第32期)3版“百姓集藏”栏上,读到保定刘铭元老师的《收藏老唱片其乐无穷》一文,真是有缘,在这一期上笔者也在这版下面刊出《英雄之桥一一泸定桥参观券赏析》一文。刘老师通过自学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还爱上了唱片收藏的故事,读来生动、感人、亲切。
自1996年前后,笔者珍藏门票、邮品等藏品,注重学习并勤于写稿,已在全国各地几十家报刊、杂志、收藏专刊发稿,曾想起以前关注报刊收藏专刊并收集,得知《保定晚报·收藏周刊》,并给贵报投稿多篇并刊用,报社寄来样报珍藏。退休后,每天上“门券收藏研究网”学习,向券友们学习,受益匪浅,感谢券研网。近三年里读了券研网上刘铭元老师“刘老说券”系列专栏等文章,知刘老师常在报刊上发表收藏文章,对刘老师非常敬佩并喜欢他的文章。
就读三期样报谈特色和体会。
1.《保定晚报·收藏周刊》由《保定日报》社主办,每期8版,自办发行。
2.新颖的栏目有:2版“淘珍部落”、3版“百姓集藏”、4版“多宝格”、5版“文史博”、6版“特别驿传”、7版“理藏与投资”、8版“环球藏海”。
3.专刊丰富多彩的内容:有门票、邮票、烟标、粮票、股票、书报刊、书画、文房四宝、钱币、玉器、瓷器等多门类的收藏文章,仔细阅读,涨知识。
4.彩色印制精美,图文并茂,设计编排变化多彩,期期精彩。
5.门票欣赏、博物馆、文物等内容的文章,三期中阅读多篇,展现我国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足见篇篇文章为贵刊添彩。
6.可见贵报很有眼力,办出晚报的特色,贴近百姓,迎合收藏爱好者喜嗜,提高百姓学习祖国文化和历史知识,举办“读报有奖”活动,深受大家的欢迎。(图3)
7.可读性佳文连连,融欣赏、知识、研究、收藏为一体,博得本地和外地藏友青睐。从栏目读到多篇门票、博物馆、文物等文章。譬如:玉峰的《历博公布“免单”观众》;季育的《三峡文物“三大件”保护全面启动》;邹强的《阿富汗文保的喜与忧》;钟杰的《红军造币厂参观券》;新华社图片:《巴米扬列为“世界遗产”》等。
读报中有研究性文章,如:杰平的《珍罕书报刊制假揭密》;孙捷民的《建国初期保定市交通情况一瞥》;《罗家坝遗址再现“巴蜀图语”》等。
读报中有知识性的文章,如:刘铭元老师的《收藏老唱片其乐无穷》;赵敬之《恢复定瓷 善莫大焉》;路梅的《中国美术馆港澳藏品知多少》;青青《解放区邮票中有哪些珍邮》等。
读报中有欣赏性的文章,如:马天迪的《苏州园林》方寸再现;孙柳的《谈保定烟票的收藏》;钟杰的《羊年赏“羊”彩》等。在欣赏阅读中,览大干世界,开阔视野。
8.报社寄给我的三份样报,珍藏至今十七年,可以说是笔者晚报收藏类报刊的珍品,是集券、旅游、集邮等收藏文献的珍藏品,十分珍爱。
我的这篇文稿是“藏话佳刊”的第二篇,是门票收藏中笔者作为学习门票文献和旅游书刊文献藏刊的感想、心得和体会系列文稿,以后将陆续连篇,意在通过学习,探究门票文化,勤动脑,乐思索,使思维活跃,在探究中发现,使门票收藏,藏研先行,增知益智,提高鉴赏水平,笔者想,经努力,曰复一曰,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