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辽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熊开武
2019年8月15日,我借参加完“东北地区第十届旅游门劵交流节”之便,从沈阳火车站北的公交车旁,乘“雷锋号”城际公交车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其实,作为一个湖南人,我很早就参观过了长沙市望城县的雷锋纪念馆,因为雷锋是生在湖南,殉职在辽宁。所以,作为一个门票收藏者,我必须还要参观完辽宁省抚顺市的雷锋纪念馆,才能算是“功德圆满”。
因为天气好,阳光灿烂,来参观的人很多,我就跟着大家往前走。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雷锋,我们的战友……”掩藏在花园里的小喇叭悄悄地反复播放这些歌颂雷锋的歌曲,使人很快就洋溢出一股热烈的情感。
进入纪念馆公园后,就穿过了有22块黑色花岗岩雕刻的”雷锋日记”碑的过道。从一个参观团的讲解员口中得知,雷锋牺牲时只有22岁。
再向左拐,就看到了雷锋纪念馆的房脊。在纪念馆大门前,一块巨大的纪念碑巍然矗立在面前,一团金色的大字扑入眼帘——“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年为雷锋的题词。
再前行20米,就进入了雷锋纪念馆。
因为对雷锋的事迹太熟悉了,参观的人又多,工作人员不断的催促着大家不要过多的逗留,所以只能行色匆匆在里面快步浏览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出馆来到了雷锋墓前。在高大的雷锋雕塑下拍了一个照,再绕雷锋墓一圈,就差不多结束了整个参观。
出来后,还在“雷锋与孩子们”的雕塑前拍了一些照片,就准备回沈阳了。抚顺市离沈阳市差不多有30公里的路程。我还得去坐“雷锋号”回去,票价17元,挺便宜的。这一路城际公交车大概20分钟一趟,往返在沈阳和抚顺之间,极大的方便了参观雷锋纪念馆的人们。
很多年前,国家对一些革命纪念馆都取消了门票。但是这一利民之事对我们搞门票收藏的人来说,却是很尴尬的事。今天也是如此,由于没有门票,我还得按照我们门票收藏界的办法,拿着纪念馆的《简介》去找“雷锋邮局”盖一个邮戳,这才能算是“不虚此行”完成任务。
走了两站路,就到了“雷锋邮局”。一进门,一个邮政美女就笑容满面地迎上来,问我有什么需要提供服务的吗?我挥着《简介》说“想盖一个邮戳”。她马上引着我到了邮寄柜台。但是营业员却微笑地说,在《简介》上是不能盖戳的,必须要买邮票!
我正在迟疑,营业员马上说,你就买3张一角钱的邮票吧!结果,她们就很快给我3个《简介》贴上了邮票盖好了戳。我顺便又向她们问了一下去乘“雷锋号车”的车站,她们又详细地告诉了我怎么走怎么走。走出邮寄局,心里感到很舒服。没多远,就看到了“雷锋中学”,我生怕路走错了,就问了两三个人,他们都非常热情地为我指路,还有一个中年妇女要我同她走一节路,她说她也往那边去。于是,我毫不费力就来到了最近的“雷锋号”停靠点。然后两个小时不到,就顺利返回了沈阳市的旅馆。
一上午,不仅了却了一桩夙愿,还美美的享受了几把抚顺人“雷锋精神”的快乐,感觉真的很快乐!
我的人生曾经有过许多骄傲,其中一个就是我赶上了“学习雷锋”好年代。当年毛主席给雷锋题词是1963年3月5日,我刚好10岁,在读小学4年级。由于我是喊“起立、坐下”的班干部,自然也无条件地加入了学校的“学雷锋少年卫生监督岗”。我们经常在放学以后,星期天结伴去街头巷尾进行文明监督。看见有人乱扔烟头、垃圾,就赶到这个人的前面,行一个少先队队礼,然后告诉他,你不应该乱扔垃圾烟头。大部分人都听我们的话,自觉地把垃圾烟头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但是也有个人置若罔闻,这样,我们就只好自己处理。老师有时也同我们一起检。有时候一天要检不少的垃圾,虽然有点累,但是我们心里都很高兴很骄傲——因为我们就是“雷锋”啊!
特别是,我们还经常站在上坡路边,帮拉板车的工人叔叔帮一把忙,帮他们把沉重的车子推过坡去。看见有的老人手提过重的东西,我们也跑在她们前面,行个礼,然后就帮他分提几件东西,并且一直送到家。
……直到现在,我都还保持着这个助人为乐的习惯。
据说,毛主席给解放军里面的英雄人物的题词好像就只有雷锋一个人。有人说雷锋是毛主席的湖南老乡,毛主席才给他题词,我认为这不完全对。其实,毛主席何尝不敬重解放军里面的英雄!?但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中国人民是更需要雷锋这样平凡的英雄人物的啊!而且,这样的英雄也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当上的!
雷锋的一生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也就是“送老奶奶回家”,“为灾区捐了点钱”……等等一些小事。但是这些小事都是好事,都是温暖人心的事,都是和平年代人人都可以做、都要做的事!
“莫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中国传统的做人标准之一;“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团结友爱口号;现在依然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的倡议。我认为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美好的和谐社会。
其实,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助人为乐嘛!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提倡“乐善好施”,我自己经常有这种感觉,每当我做完一件好事后,都有一种超脱的兴奋。
还有,作为一个文化人,我认为雷锋又是不平凡的。雷锋不仅仅能做好事,而且还是一个“文学青年”呢!他生前就曾经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还有他的《雷锋日记》,就很有可读性。我认为,《雷锋日记》里面的很多语句都富有极高的哲理,堪称经典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象秋风扫落叶般无情……”
想不到当年只有二十来岁的雷锋,对生命和人生的真正意义竟然有如此精透深邃的感悟!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认为雷锋有这么多的言语被后人记住,足可比肩世界上任何一位文化大师!
还有他的著名的“螺丝钉”精神,应该是值得慵懒者面壁一生的戒条!一个人,不用“挤”和“钻”的精神去学习、去工作,那将一事无成!反过来,如果学到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他将受益无穷收获多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1984年至1987年,我就是靠着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把生活中的“时间边角料”辍连起来,刻苦学习,才一举获得了“自学考试”文凭,后来终于改变了命运,扔掉了煤铲,走出了熊熊炉火的化工厂锅炉房,迈进了政府机关,实现了从一个锅炉工到劳动局干部的华丽转身。
雷锋的傻子(无名英雄)精神,是一种无比高尚的“超凡脱俗”,也令世上的“沽名钓誉”者们为之而汗颜!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有57年了,过去的年代里,在“金钱至上”的尘嚣中,“雷锋”一度被人们忘却。曾经有“雷锋叔叔死了”的妄说,有“雷锋精神过时了”的诳语,也有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疑虑……令人堪忧。
好在党和人民没有忘记雷锋。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雷锋精神推崇备至。2014年 3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接见解放军代表“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时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无疑,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宝库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雷锋的名字已被全世界知晓,听说美国西点军校也在学雷锋。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中国的火药曾经被外国人造成射向中国人头顶的炮弹,而中国的雷锋精神又将为敌国的军队提高战斗力……这还了得!?
无需多说,赶快行动起来吧!为了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为了中华崛起腾飞,我们要永远学习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