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做券集
承德 石德常
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党和政府为防止疫情蔓延,号召人们待在家里,不要随意外出。承德券专委也在券友群里及时回应,并号召大家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这段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门券,选一些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疫情当前,既然宅在家里也是做贡献,我也不能闲着,开始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集券册。
承德的券友们都在响应,纷纷亮出自己的宝贝。我也在思考着,能拿出什么呢?近期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新票可以展示,反复翻看了我那些门券集册,不觉心中一动,何不从中选出一些自认为是精品的,再精华一下进行展示呢?这些集册里大部分还是十几年前按照自己的思维方法制作的,于是我从“紫塞明珠”、“门券观山”、“门券赏水”、“门券揽胜”、“门券游园”、“门券望塔”几个集册里选出部分经过整理,先后在我们承德券友群里我的小专栏“乐叟掠影随手拍”分七组进行了展示,受到券友们的好评。
平时上券研网,我看见券友老师们利用电脑制作的作品是那么精美、漂亮、规范、耐看,我很羡慕。但我不会电脑制作,相对而言我的方法还是土了些。王建池站长鼓励我,趁防疫期间,在券研网上展示一下我的东西,我心里真的有些忐忑。面对全国那么多高手,我不是在献丑吗?
2月13日在券研网上我第一组“观山”券集出笼了,让我没想到的是,看到各位券友老师的跟帖,对我的作品给予了认真的评价,并给予我最大的鼓励。于是,我又先后展示了赏水、揽胜、游园和望塔专题,同样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心中也是窃喜,宅在家里,不仅做了贡献,还从券集制作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是没想到啊!这次券研网搞征文活动,我也想着动笔写写我这些天的意外收获。
“观山”在网上展示后,我发现白色的贴片和白色的背景融在一起,没有单幅的独立感。我干什虽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但要尽力干的好一点,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改进。于是在制作“赏水”到最后拍摄时,把贴片放在一褐色面箱子上,把手机放在我制作的手机拍摄架上调好角度,让画面四周留一褐色边,再把照片在手机上编辑一下,剪裁时留一合适的边框,加加亮后,便得到一幅幅独立清晰的画面,网上展示后,不知道券友老师们的感觉如何,但我感觉还是比第一集“观山”的效果要好。
“观山”和“赏水”后期我都是用手机拍的,总是感觉还是不太理想,于是我想起二儿子给买的那台打印机,平时用它从电脑上下载或复印点什么的,它不是还有扫描功能吗?但我不会用,正好那天中午儿子回来,我说你教教我打印机上的扫描功能怎么使用,我拿来整理好的贴片放进打印机里,他一步一步地边演示边讲解,最后还让我实际操作一遍,儿子问我会了吗?我说这会儿会了,过后就忘。怎么办呢?我拿来纸笔,他说我写,把操作流程一步步记下来。我把整理好的“揽胜”专题贴片扫描后存在电脑里。
又发现了新问题,还是没有边框呀!要不就在贴片四周用彩笔逐一勾上边框再扫描,这样太麻烦了。能有更好的办法让扫描后边框也能加上吗?我琢磨着能在扫描板上四周加上一色边框,扫描后边框不就有了吗!于是找来一大张白纸裁成扫描面板大小尺寸,把A4纸放在中央描出四边,在向内延深两毫米,把内心裁掉,再把边框用褐色笔涂抹,经试验边框出来了,这使我非常高兴。
问题还是接撞而来,前两组是用手机拍的可以直接传到微信群里,这次扫描后是存在电脑里,怎么能传输到手机上,我还是不会。正着急呢,第二天大儿媳来家吃饭。我想,她会ps,就一定有办法把扫描后的贴片弄到手机上。吃饭间我向大儿媳提出了让她教我一招。吃完饭,她先把手机和电脑上的qq接通,又一步一步地告诉我怎么操作,我还是用笔在纸上把流程逐一记录下来,然后按步骤把“揽胜”一组专题转到手机上,又在手机编辑里加工了一番,自我觉得比前两组效果要更好一些。制作第四组“游园”专题,我又在涂色外框四角再加一个小装饰,扫描出来的园景好似镶嵌在镜框中,为之增添了色彩。
这些天宅在家里防疫情期间,用我个性化独特方法制作的几组贴片,传到券研网上受到了各券友诸老师的认可和好评,这让我这个“乐叟”很感动也很高兴,这是激励我继续努力的动力,争取拿出更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
通过这次制作和展示的过程,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又学到和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让我更加体会到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真谛。有很多东西还需要去学,去探索,去实践。现在学习的途径比以前多的多了,除了书本以外,电脑、手机,还有朋友、孩子都是你的老师。我还是那句话,一个人要多学点多会点多做点,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会使你的身心更加充实快乐。
为了答谢全国各地券友老师们的厚爱,我又简单地制作了几张“家乡承德”的贴片,供大家欣赏。
2020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