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春花券网娇(上)
一一券研网“抗击疫情 你我同在”有奖征文读后感
保定 陶万春
从来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但也许没有哪个春天像今年这样特别。
一场席卷全国的疫情,让这个春天的开幕前所未有的黯淡。在国难当头之际,券研网适时举行“抗击疫情 你我同在”有奖征文,引领广大券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迎接春天的曙光。
编辑部征文邀稿函推出之后,全国各地券人们积极响应,一篇篇带着激情的文字,飞抵编辑王继平老师处,合奏出一曲奋战疫情的协奏曲。
四时行焉,万物行焉,券研网春色依旧,此乃自然规律,而所变者人也。券友们或记录所感所悟,或歌颂所见所闻,或印记疫情符号,抒发着家国情怀……这个春天的故事,如此地不同以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迎。在失去一段光阴之后,我们顿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内涵。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唯有珍惜生命,干好眼下的事,方可不负春光。
每天一早,拜读征文,掩卷沉思,若有所获。着拙笔写下读后感,与同道分享。
疫情袭来,勇敢走向“党员疫情管控示范岗”。三尺岗位,承载的是党员的初心,手中的笔,就是与新冠病毒博击的刀枪。问力量何在?因两枚龙门石窟门票陪伴左右。朋友的厚爱,化作了热血一腔。
~读首篇《门票伴我上岗“抗疫”》(鹤壁 柴振兵)
都说世风不古,人情如纸张张薄。而从小区树上悬挂的包包口罩,我又看到了难冺的人性。人间仍有爱,活着才有意义,中华民族就有希望。
~读第二篇《万兆家园最美邻居》(上海 李金燕)
黎明前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让人迷茫和困沌。而这一切都是暂时的。雄鸡一唱天下白,曙光终将跃出东方的地平线。
~读第三篇《静待曙光》(保定 陶万春)
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时间永远不会等人。好好珍惜家人,好好生活,好好活着。
~读第四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一一个普通人家的抗疫日记》(新乡 罗福恩)
如果生命可以遗忘,那么让我忘掉所有关于这个冬天最寒冷的记忆;如果爱和思念可以随着风筝自由的飞翔,那么三月,请借给我一对翅膀……没有哪一个三月让我如此的盼望。我愿早日看到吴士育先生的全家福!
~读第五篇《我的抗疫生活》(北京 吴士育)
区区小儿,与国同忾,赞美最美逆行者。朴实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如山呼海啸,让人顿觉后生可畏。有如此中华少年,中国必强,笑傲江湖指日可待。
~读第六篇《最美逆行者》(三门 陈政皓)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李春花的要求极低,“能够睡个懒觉,渴了就喝,饿了就吃,自由呼吸,隔窗看看外边的马路,感觉真好!”窗外的柳树已经泛青,花儿也次第盛放。春暖花开,我们期待。
~读第七篇《修我戈矛 与子同袍一一记上海援鄂护士李春花》(上海 李金燕)
在最困难的时候,血雨腥风里仍旧保持宽容;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全民抗疫的行程中,还能以中药护佑百姓。若有这般慈悲之怀,便是医者仁心。
~读第八篇《非常时期的特殊服务》(遂川 彭安荣)
危险的时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咱集券人也助阵呐喊。有坚强的政府,有万众一心的黎民,中华民族压不垮也打不倒。武大的樱花己经绽放,摘下口罩的日子还远吗?
~读第九篇《我们心连心 同心齐战疫》(芜湖 钟杰)
花甲之年,为了生计,你仍然走在打工的路上。疫情突现,你坦然自若走向战场。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军人的本色,铮铮硬汉屹立山庄。人有了物质,那是生存;人有了精神,那才叫生活。
~读第十篇《小家 大家 国家》(承德 钱宝林)
都说家是心灵停靠的港湾,只是这个春天宅在家有些疲劳。疫情漫延,形势所迫,人们倦鸟归林,鱼翔浅底,在家参战。外孙女朝楼外张望,她是在寻找春天。
~读第十一篇《宅家参战 万众一心》(平遥 胡保平)
面对灾难,有人万分恐惧,有人选择退却,有人心意彷徨,而黄寅、刘强这哥俩却逆行而上。我们无法逃避黑暗,那就要转身去发现光明,因为万物皆有裂缝,总有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辉煌。
~读第十二篇《哥俩好》(苏州 顾宗玲)
人在身体康健的时候,什么都想要;人在生病的时候,只想要健康。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人反思,我们来到人世间究竟想得到些什么?我以为,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后,精神生活更为重要,但前提是对万物诱惑的断、舍、离。
~读第十三篇《抗击疫情 思考人生》(新乡 许彤)
昔日,你们在战场上保家卫国,今朝,你们又在抗疫第一线严防死守。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经营好自已的尊严和美好,选择不断进取的姿态,就会让自已活得无可替代。做为同是当过兵的人,向你们敬上一个军礼!
~读第十四篇《参战老兵的情怀》(新郑 权保全)
生活多像个万花筒,有时绚丽多彩,有时平淡无奇。我们时时感叹,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整天忙个不停的国人,终于在病毒前止了步。王丽荣老师送晚辈回京后,得以在网上拍券和制作券集。正所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再为你打开一扇窗。
~读第十五篇《宅家的日子》(太原 王丽荣)
海南三亚南山寺邀请函
海南海口冼夫人纪念馆祈福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