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战瘟神掠影》(3) 决胜非典型肺炎
龙小平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2002年12月5日,在深圳打工的河源市人黄杏初感觉不舒服,就像是风寒感冒,于是到附近的诊所看病, 被送到河源市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成为世界首例病人,2003年1月.中山市同时出现了几起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病例。
2003年1月12日起,个别外地危重病人开始转送到广州地区部分大型医院治疗。截止到2月9日,广州市已经有一百多例病,其中有不少是医护人员,在广州市发现的该类病例中共有2例死亡。2月11日,广东省主要媒体报道了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情况, 2月10日中国政府将该病情况通知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最初提供的数据中,只列出广东省的发病状况。这时正值中国春节前后,由于春运的大量人口流动导致了疫情的扩散。
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病命名为SARS。
3月13日,台湾通报了第一名SARS病例(勤姓台商);全港患SARS的医务人员增至115人。3月15日后,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呼吸系统困难症(SARS)”的报道,从东南亚传播到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陆续出现了多起非典型肺炎案例。
3月15日,北大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疑似患者。该名李姓患者年过70岁,从香港探亲回家。后来李姓患者被称为毒王。由于最初并不清楚SARS病情,医院没有采取相应严格措施,结果造成大量医护人员感染。
3月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卫生部通报了近来有关国家发生的非典型性肺炎的有关情况并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处理广东非典型性肺炎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3月25日,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因感染SARS逝世,成为第一名殉职的医务人员,并引起极大震动。
2003年3月31日中国推出了《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并于当天在互联网上公布。
4月上旬,中国的官方媒体对SARS病例的报导已经开始逐渐增多,不过一般说法都是讲疫情已经受到控制。4月3日,中国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已经到了广东,而在考察北京情况后将北京排除出疫区。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国、北京工作、旅游是安全的,他说北京当时SARS病例只有12例,死亡3例,还笑着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很多人认为张文康的言论对国内外的民众和政府都有很大的误导,造成在北京等地有瞒报少报疫情及漫延情况发生。
4月17日.中央高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非典型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威胁,开始全力以赴应对,采取了包括人事任免在内的各种必要的紧急措施。4月19日时任总理温家宝正式警告地方官员,瞒报少报疫情的官员将面临严厉处分。翌日,中国政府再度召开记者会,宣布北京的疫情从原先有所隐瞒报告的37例,突然暴增加至339例。记者会后几个小时,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宣布撤销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党内职务,并提名王岐山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高强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
SARS高峰时期,中国各级党政机关显示了惊人的动员力量,深入到农村基层社区。这时以村为单位的传统社会力量发挥了作用:所有外村人员不得进村,本村在外打工返乡人员也被挡在村外,直到观察期满才能回村。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四川农村视察防疫执行情况,-------
五一“黄金周”暂停施行一次,北京高校中小学宣布停课。确定首批6家非典定点医院。小汤山医院启用,北京市SARS病人都进入此医院治疗。
多场体育比赛和热身赛被取消、更换主办地或者推迟,2003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甚至因严重推迟出现11月雪战的情------。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5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除隔离。
5月1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降至个位。5月21日,北京最后一名非典病例张某从北京地坛医院出院。截至5月23日,北京市747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隔离,北京地区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已经结束,非典传播链完全切断。
6月1日,卫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撤销。
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数均为零的“三零”纪录。
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SARS疫情结束,中央政府宣布大幅度增加卫生防疫经费投入,在全国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央政府还公开扶植中医药行业,在公开场合宣扬中医药在治疗SARS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求各级医疗体系必须配备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