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 事 游 痕
张占芝
开篇语
近些年来,券友把旅游的方式都改在参加门券交流会的同时,顺便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少券友有写游记的好习惯,用文字永远记录下自己的足迹。我也想学着去做,苦于喝的墨水不多,迟迟不敢动笔。我挑选今天开篇,目的就是为自己鼓劲,我真智连鬼都不怕,还怕写几个字吗!但话又说回来,券研网里人才济济,挪用一些华丽的词句来这里应付肯定不好使。倒不如用大白话来描述,象小学生一样向老师讲讲我们经历过的场景。如有幼稚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1)两西游记
2017年,刘洪利和我受胡保平部长的邀请将去山西平遥参加全国的门券展览活动,我们的心情自然很激动。在烟标收藏界,我们参加类似的活动是经常事,可进入到门券收藏界以来,我们的名气很小,几乎没有多少券友知道我们的存在。记得当时的吉林省券协都不相信会邀请我俩参加,所以参会名单中出现我们的名字,用受宠若惊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正当我们积极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刘洪利因药物过敏住进了省医院,也就是在同一天,我的胳膊严重烫伤了,就这样我们各自苦熬了半个月。刘洪利在住院期间主治的朴教授在他胸前顺手做了个小手术,伤口一直不愈合,就在周五快下班的时候,教授认真地检查了一下的伤口,一个劲地摇头,提示我们取消行程吧,不然会很麻烦的。等周一教授上班查房时,平时一向沉稳的他兴奋了起来,嘴里一个劲地喊着奇怪,马上办理了出院手续。就这样两名伤病员从医院出来不久就踏上了列车,这真是天意呀!
起初我们的计划是先到呼和浩特,在内蒙古小玩两天,然后经大同进入山西。不知怎么搞的,长春去呼市的两趟车都要变更,不卖预售票。不得已只好改在先去陕西再去山西。让我们庆幸的是,如果是买了呼市有票,我们的计划是提前两天出行,那么这次两西游就泡汤了。
上了去西安的火车之后,当时的感觉真是像出了笼子的鸟,几乎让自己失去了常态。知道列车行进时拍照片效果不好,但还是手机相机轮番上阵,向亲人们报告我们所在的位置。
几乎每个大一点的车站都要下去拍照,把列车员都整烦了,开始可能误认为我俩是精神病院组团跑出来的。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感觉这两个人不像有病,慢慢就理解了。每次快到站时主动来告诉我们列车的停留时间,到了站台指明哪个地方有字可照,快开车时先通知我们,恐怕把两位老乡落下。
我们乘坐火车时,不管是长短途,一般不喜欢与别的乘客搭讪,可这次例外了。有位同包厢的姐妹(左),她家在西安。在火车上她就帮我们订了宾馆,下车后让她朋友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办理完入住手续才离开。还说这两天陪我们在西安好好转转,我们只好撒谎说约了券友了。
我们住的宾馆档次不低但在网上订价格很便宜,每间房才90元钱。订在这里主要考虑离钟楼较近,据说有个小吃一条街很吸引游客。
果然名不虚传,到了这条街上,眼睛都不够用了,只恨自己的胃太小。我俩是有名的吃货,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打听到的地方特色,不管多远都要找到它。还有个不成文的约束呢,便宜的吃个够,还可以反复去吃。价钱太高的只吃一次,品尝到了就足矣。
没走多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看路边好像有个景点,这真是喜出望外,吃的欲望瞬间就没有了,对我们这些人来讲,门票高于任何美食,它有着特殊的味道。
眼前出现了一个叫高家大院的地方,去西安之前由于没做好功课,不知道还有这么个景点。因为有演出,这么晚了他们也没有关门谢客。于是凑上前去,看看桌子上有没有摆放着我们想见的东西。问她们有票吗?对方马上警觉了起来,几个人投来的都是一样的目光,可能在想:看演出不问价钱,先问票干什么?后来还是不情愿地拿出演出票让我们看,当我们表示要买完整的景点票时,被毫不客气的回绝了,怎么说也不同意。凭我们淘票的经验,真是一丝丝的希望都没有了,只好无奈地走人。不知是怎么回事,走出十几米后,鬼使神差的转头往回走,这个举动我俩并没商量。奇怪的是也没费什么话,那几个人就象产生了幻觉一样,没有一点异议地就把票卖给了我们,并用怪怪的眼光目送我们出了胡同。当时我的心在急速地跳,只有一个想法,尽快离开她们的视线。于是拐进了一条昏暗的胡同,走出很远把门票藏好了才敢出来。
本想在离开西安之前,白天再到高家大院扫荡一遍,可惜时间实在是不够用了。今天在网上选了一段文字和几张图片,让师友们了解一下,我们自己也算是补课了,下次有机会再去高家拜访吧。
高家大院历经百年沧桑,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汉族民居院落之一。位于西安北院门清真小吃街上。其主体是明崇祯年间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建筑布局为横向排列三套院落形式,均坐北向南。大院总占地面积2844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清式建筑形式。
可心的票票到手了,又想起吃的事来了。由于种类太多,决定挑精品各买一点,再安稳地坐在一家享用。
水足饭饱之后,感觉兴奋劲儿还没有过去,见到什么都想拍照,就这样走着拍着,拍着走着……
敬请关注下篇内容:西安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