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门券收藏的功能
钱宝林
加入门券收藏队伍10年来,通过收藏门券、制作券集、参加活动、结交券友、学习理论、实践检验得出的几点粗浅认识,结成此文,望与有志者深入探讨和商榷。
本文将围绕记录历史、陶冶情操、教育引导、传播传承的功能来阐述门票收藏的独特价值。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让更多的同好热爱门券收藏,并以此为基点,发挥门券特有的社会功能,使更多的人接受门券文化带来的广泛知识和兴趣,更好地融入现代科技,享受现代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一、 记录历史的功能
我个人的集藏路,是从思念家乡开始的。那年,当兵就要离开家乡了,约了几个同学去离宫照相留念,一元钱买了五张票。我把它们夹在同学赠送的日记本里带在身边,带到部队。四年后回到家乡,这门票完好如初。那时,哪里有什么收藏意识和概念,说白了,留的是一种念想。直到30多年后加入了承德券协,才一步步地跟着学、跟着做。
我在收藏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分类分册外,还喜欢将每一次大的出行所收获的门券装订成册,写上简短的文字说明,以此留作出行会友的纪念。比较典型的是去年五月的石家庄战友聚会,先是经停保定,拜会了王建池、陶万春、张全保等部分保定券友,接着到了石家庄,又拜会了刘会英会长,驾车到平遥,胡保平部长接待了我们。接下来又赴长治,见到了张宝贵老师。我把一路上他们赠予我的门券连同我们所去的景区门券集成一册,闲来翻阅一番,回忆起那一幕幕美好的时光。
收藏门券就是收藏历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严防阻击疫情蔓延。承德市和全国一样,各小区出入证相继出台。有集券意识的券友开始收集小区出入卡证,2020年2月11日,券研网王建池站长在网上率先发表了他收集到的第一批出入证图样。我们知道,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发性事件,它不仅影响我们国家,还影响到世界。我们集券人用“出入证”、“通行证”这种凭证形式记录这一突发事件,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陶冶情操的功能
说起收藏门券,有的人说得很简单,一个字“玩儿”。但是这玩儿要玩儿出高雅,玩儿出情趣、玩儿出学问,这里面涵盖的即是陶冶情操。
从个人情操培养上讲,要提倡友善加诚信。门券界有句名言,“集券就是集情”,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个别不讲诚信之人确实存在,但只要一接触,分辨出你是什么人,那温度自然会降下来。
陶冶情操是个长期自我修炼学习和别人支持帮助的过程。在我们承德券协,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有好多,他们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谐的氛围、专业的教诲、互助的情操,使我这个距退休还有近10年的落魄之人,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3年之后,我又幸运地走进了门券收藏研究网,接触和结识了更多的藏界大家。
山西券友胡保平老师2017年11月6日在券研网发表的怀念天津孟昭怀的《孟老的情怀》一文,读来颇受教益和感动。 胡老师自结识天津资深门券收藏家孟老后,曾登门拜访,发现孟老藏有平遥的早期珍稀门票。在准备2017年9月平遥举办全国世遗旅游门券邀请展期间,胡老师特意制作了《平遥古城旅游门券概览》专题。考虑从完善专题的需要,他想借用孟老的那几张早期券,孟老果然大力支持。全国邀请展圆满结束,胡老师想着把券还给孟老,孟老却慷慨相赠,并说:门券不要退还了,在你那里能有一套完整的平遥门券资料会更好。胡老师深情地评价道:孟老是一位在券界德高望重的藏家,不仅仅是因为拥有大量早期珍罕的藏品,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也不仅仅是因为长期积累的艺术文化素养,常人难以企及,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豁达、藏德高尚,令我们肃然起敬!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藏家所展示的情操。
三、教育引导的功能
集藏门券的目的,是根据集藏人的收藏理念来确定的。而大部分集藏人从集藏开始并不是具有特别明确的目的。就笔者而言,其初衷就是追求画面精美好看,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随着参加活动次数的增多,特别是全国性的几次大型活动,使我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识到门券集藏也是有社会属性的,那就是教育引导的功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近现代史,曲曲折折,兴兴衰衰,文明的进程,道德的规范,都是在反反复复中前进的。这里面,尤以中国的近、现代史最为典型。百年来中国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更是国人引以为豪的骄傲。红色专题,不论是人物、事件、故居、纪念地等等,无不彰显出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不屈史、奋斗史,这些民族发展抗争奋斗的链条,激励国人向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昂首进发。这些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具正能量的鲜活事例,是我们制作券集极好的素材。
承德券专委在收藏实践中,为了达到教育引导之目的,常年坚持“四走进”活动,并根据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以及机关团体、学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门券展览。特别对承德重要的避暑山庄、金山岭长城世界遗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制作专题,像《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紫塞明珠》、《世界遗产—避暑山庄》、《万里长城 金山独秀》、《塞罕坝》、《伟人邓小平》等等,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从参观门券展览的过程中,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
在湖南醴陵举办的第19届全国门券展就是以红色主题为主线,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引导效果。毛泽东、雷锋、鲁迅、宋庆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虎门销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个个历史节点;两弹一星、三峡大坝、塞罕坝、天宫飞天,一个个辉煌成就。看着醴陵的一队队学生、市民、解放军战士在一个个展板前驻足流连,认真地观看聆听《地道战》、《湖南凭什么?》、《国歌》、《进京赶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等,极大地激发了参观者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充分说明,门券收藏的教育引导功能是强大的。
四、 传播传承的功能
门券的宣传功能和传承功能,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而迅速提高的。一枚漂亮精致的门券,不仅仅是一张入门的凭证,从门券价格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几分、几角、几元、几十元到几百元的价格发展轨迹;从印刷技术上,手工油印到排版印刷,再到电脑合成印制;从时间断代上,每更新一个新的票种,必然带来一种新的感受。还有的设计者更是别出心裁,异形券层出不穷;还有磁卡券、光盘券等异质券;现在大多数景区使用的电子券,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既防伪,又便捷。其目的,都是要起到一个宣传的效应。以便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对宣传扩大景区影响以及受众范围,具有不可估量的传播意义。
我们组织的大型门券活动,也是宣传景区的良好渠道,抓住机遇,宣传自我,借助平台,提高知名度。就我亲自参加的平遥、醴陵全国会展来说,当地政府部门,不惜重金发放给全国与会券友们的纪念票、纪念品、免费游等优惠待遇,绝不是安抚券友了事,而是涵盖着扩大传播面,扩大影响力的考量所在。
传播和传承是相辅相成的,承德券专委在“四走进”活动实践中,不论在哪种场地、场合,面对观众,一些券友都要自带一些门券复品,在活动期间向他们分发。像常甘生、杨帆、张子玉、李国林、石德常、郑航宇券友,不但向市民、学生、军人、工商业者发放复品,而且坚持在各自的展板前耐心细致地讲解专题内容、集券知识和常识,培养观众如何欣赏门券、喜爱门券、收藏门券。
我们收藏、交换、赠予、购买、欣赏门券,既是传播又是传承。所以,我们肩负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门券收藏,看似简单,其实,它是一个大千世界,更与我们的和谐社会发展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门券收藏,也不仅仅是自得其乐,家人可以受益,朋友可以受益,券友可以受益,社会亦可以受益。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门券的各种功能,充分体现门券文化的独特价值,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坚信,祥和的国度,小康的生活,必将推动和激励我们集券人向更高的目标追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