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参加战“疫”的
保定 刘铭元
我已经为券研网 “抗击疫情 你我同在”征文栏目写了一篇《最美的逆行者》,是写亲人参加“抗疫”活动的。这一篇,再写写我自己。
我是一名88岁高龄老人,又是1958年入党的老党员,如何响应党防控疫情号召,一不能去前线参加战斗,二不能为防疫做一名志愿者。响应党的号召最好行动是猫在家里防疫,保护好身体,别给领导添麻烦,身体好就是为防疫做了贡献。我在券研网“金鼠杯”写了一首小诗:“党的号召传,猫宅保平安。老叟身体好,就是做贡献”。
我要充分利用猫宅时间,搞点自己想做的事,我以参战的姿态,是这样安排的,介绍给朋友,相互交流,共渡难关。
一、关心国家防控疫情大事。每天坚持收看《新闻联播》、《中国新闻》。而且手持相机,把这千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历史意义的镜头拍下来,如拍了习总书记在武汉社区测体温的镜头、白衣天使背后书有“有事找党员”的镜头,不但有意义而且珍贵。最后编辑成光盘。
二、恪守生活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身心健康的“法宝”,坚持数年定有好处。(详情见后附录,供参考)。
三、积极参加有组织的防疫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和供电公司“党建退休同志及家人群”保持联系,按要求随时汇报情况。一方面,响应社区党支部号召,亲自去现场“疫情防控”捐款100元(规定不超过100元)。
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券研网举办的各项活动。首先是“金鼠杯”诗词品赏活动,我不会写诗,但我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积极参加,我扔写了六首(其中包括疫情防控诗篇两首)。次是积极参加“抗击疫情 你我同在”征文活动,写了一篇《最美逆行者》,再写一篇《我是这样参加战“疫”的》。
四、 制定个人长短期“宅家”计划。
1. 撰写个人回忆录。时间2-3年,现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写提纲和历史片段。
2. 制作《券文印迹》门券展集。即把过去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门券文章和相关门券为载体,制作展集。已选出16篇代表性文章和相关门券,估计可制作4框展集。
3. 撰写《券瓶联袂收藏》文章。即把同一图案的门券和景德镇瓷器放在一起欣赏。内容已确定,背景资料已备齐,开始撰写。
4. 撰写《国歌简史》。即利用不同时间的多张国歌老唱片为背景撰写。正在准备唱片出版的时代背景资料。
5. 撰写《“歌唱祖国”老唱片欣赏》。从1951年周恩来总理签发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歌曲的中央人民政府令到不同时期包括“文革”时期改词的唱片,尤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项主要活动大唱《歌唱祖国》的情况。唱片已整理完毕,有了初稿。
五、制作两张资料光盘。一张系选取人民日报刊登的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名曰《太平盛世 万紫千红》。一张系选取人民日报刊登自己喜爱的散文,名曰《人民日报 散文集》,是我提高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之举。始于1月底,12月底完成。
六、意外的收获
女儿3月3日去单位值班带回来同事赠送的门券,共25枚(见照片),另有飞机登机牌2枚,尤其有台湾的4枚(101大楼、打狗英国领事馆、火车票等)还有多张旅游图(包括台湾观光图、101图),为我的门券收藏添了新丁。
女婿突然赠我一册《美丽中国 环渤海湾旅游景区门票集册(河北分册)》(见照片),给了我一个惊喜。是女婿的义父送给他夫妻的。这本“门票集册”,精装而且美观,册内有前言、河北地图。门票包括石家庄、邯郸、唐山、张家口、保定(见照片)、沧州、廊坊、承德、衡水、秦皇岛、邢台共62枚。最后还有0006387编号的“收藏证书”。我喜欢的爱不释手,连续欣赏了两遍。
文章写到此,不再赘述。
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形势虽然大大好转,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继续猫在家里,做没有完成的事,以参战姿态坚持到底。
附录:个人生活规律
1.坚持做“床上健身操”(自编的活动四肢,从头到脚按摩)。6点开始,约一个小时(是逐步完善的),锻炼完身体舒服,全天精神充沛。
2.饮茶乐。7点起床,洗漱后,泡壶淡绿茶,夫妻对饮,有时欣赏音乐,有时聊天,饮茶间,手不离健身球,活动筋骨。
3.上午“工作”。内容:浏览券研网、看书阅报,收藏活动。
4.坚持午间小憩。一般一个小时。
5.饮茶乐。小憩后,夫妻各泡一杯茶,饮茶为乐。
6.下午“工作”。夫妻各搞个人的爱好。
7.晚上收看电视新闻节目、国家记忆(乡愁)、海峡两岸。
8.泡脚入寝。晚上收看电视节目期间,热水泡脚、搓脚,一般10点半至11点入寝。
9.坚持按早、中、晚定时定量服药。我和老伴均为多年的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除服药外,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心情愉快,这会使犯病率大大降低。
图一、门票
图二:门票集册
图三:部分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