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本专集的创作起点源于2月10日,这一天是正月十五,作为党员志愿者,我在小区出入卡口负责检查出入人
员的证件。
此时,杭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很细,从2月5日起,每户每二天容许一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只有极少数有
单位证明的人,才可以每日出入。复工的企业名单,微信平台公布,门卫看着企业名单仔细核对,没有证明,
不可能从小区出去。
可能是集票人的一种惯性思维,我于是产生了集出门卡的想法。先把自己家里的出门卡,用塑封门票的方式保护起来,穿戴好防护措施,开始骑自行车到近一点的社区搜集,后来开车去五公里以外的社区搜集…….
可以想象到讨票的各种场景,其难度值远远高于和游客讨要门票。有支持的、不支持的,还有的嘲讽,甚至怀疑“你不会是骗子吧?”;有时,你拿出身份证他也不给你:“这上面有公章,你要干什么?”;有一个社区,我去了四次才给了一张出门单。当然,也遇到很多好人,笑脸相迎,又多给你一张:“可以,我家里有社区最开始使用的出门单,现在不用了,我回家给你取,但上面的名字你要去掉”;出现健康码之后,局面才有所改善。
诸如此类令人感动、令人难过的场景,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从2月15日—3月30日,整整一个半月,白天讨票,晚上扫描、塑封、编辑。3月10日进入排版阶段,这才是最难的阶段……单一的出门卡堆积,还是按社区堆积,还是与社区地域文化结合?在学习各类媒体平台的做法,尤其是专家们的以往大作,券研网《疫情防控 你我同在》的征文启发,经多次论证,最后确定:
筛选收集到城厢街道33个(实际有34个社区,其中1个社区没有出门单)社区中的26个社区材料为基础,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照片、社区疫情出门卡(单)为主要素材,融合社区水系发达的地域特征,尤其是社区名字中富含桥、河、湖等文化特色,按家·桥之韵,家·河之箫(乐器及萧山的谐音),家·巷之幽(街道位于老城区,狭窄的巷子多),来讴歌江南社区的民居特色。
终于,在多位同事、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的最爱——《守护家园》社区疫情防控专集基本成型了……
做难事必有所得!
她共三个展框,27个贴片,采用27×39cm版面…… 今天先展示第一框,第二、三框尽快完善。
诚然,由于个人知识、能力的问题,本专集还会有许多缺陷,甚至是错误,真诚期待您的指导!
浙江杭州张维超 联系电话:13567120118
(第一框效果图)
……
—— 请关注《守护家园》第二、三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