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赏南越王:错金铜虎节
何锦雄
这件错金铜虎节(图一)出土于西耳室时,是由丝织物包裹着一块锈铜板,经复杂的去锈和加固处理后,是修复和保护最成功的器物之一。
所谓“节”,是一种外交礼器,《礼记》中记载“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其他史料中也有“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族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的记载。虽然“节”的种类繁多,铜虎节也曾经在其他地区有过发现,但唯有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通体以错金铸造法制成。有人推测,此虎节极有可能是当年南越王赵佗攻占了楚国旧地时所获,随后传给后代,并最终成为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墓的随葬品。
虎节长19厘米,最高处11.6厘米,最厚处1.2厘米。它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虎身斑纹铸有弯叶形浅凹槽,内贴金箔片,双面共用60片。虎眼、虎耳均由细金片勾勒出。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驲”文字。“驲”字读音[ rì],也叫传车,古代驿站用来送信的车。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错金虎节,金片纯度高达97%以上,是国宝级精品。
(图一)展框中的错金铜虎节图片
这张门票同样以蓝色为衬底,票面由主票图案,副券二个部分组成。而主票的图案又占票面的大部分,并分上蓝色的天空,下红色的建筑两个层次。上方蓝色的天空飘着白云,白云下朦胧的山峰间,有一行黑色的“跨越两千年、寻访南越王”宋体文字,一枚金黄色的玉佩馆徽镶嵌其中。下方以红砂岩以斜线向上的方式,将馆墙、石虎雕塑、墓室、倒V字型的等建筑物(图二)外貌展示。右边副券图案以浅蓝,又慢慢淡化的底色,从上向下分有“招待票、副券、流水号”文字及淡化了的玉佩图。
(图二)展馆外貌图片
(图三) 门票图
综观该票设计以蓝色,红色为着色主调。借助“飘动的云彩,朦胧的山峰”构图方式,拟有流动的立体感,又拟用影射效果,去宣传、探索“跨越两千年、寻访南越王”的理念。石虎雕塑按错金铜虎节原形塑造,这个倒V字型的建筑,象征一个圭型门阙,是古时王者执圭以礼天,显示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使人看来有直冲云霄的气势。整张门票充分展示出南越国厚重的文化內泡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