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千山
朱龙淮
千山,你真有一千座山峰吗?
古人诗云:“欲向天外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指的就是千山,因取其整数,千山名曰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后来称为千山。
千山不仅因山峰众多,峰峦秀丽闻名全国,并且以林壑深幽,巷根峻石,古刹相间而吸引游客。我早就想游览一下这个被称为“东方明珠”的旅游胜地,直至甲子年夏日,才能如愿以偿。
那天一早,我同游伴老宗和小奚由鞍山乘汽前往,五十里的路程,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车在山脚下停住,这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座新式牌楼,牌匾是赵朴初亲题的“千山”二字,这就是千山的正门。此时我游兴大发,想游遍千山,以饱眼福。三个人中只有老宗是旧地重游,就由他做向导。老宗问我们要想游哪些地方?我兴冲冲地说:“凡是值得一游的地方都去!”老宗笑着说:“这可办不到,千山有四个游览区,十二个景区,一百八十多处名胜景点,凭一天时间,一个游览区都走不完”。“那就走马观花,你选一个最值得一游的去处”。小奚在一旁说。“是以赏景为主,还是以逛庙为主?”老宗又问。“重点游览名胜古迹吧"。我做了回答。“哪就游览北沟”。老宗边说边领我俩拾阶而上,向山上攀登。
不一会就望见儿座塔,老宗介绍是玲珑塔、刘公塔和葛公塔。葛公塔是座石塔,共九级,飞檐挑角,很有气势。我们继续攀登,进入新建的楼阁式圆门,就来到无梁观。殿内供奉三清、三帝和子孙娘娘,匾上“紫气东来”几个字很醒目,一派道家气象。我对看到的几位年己古稀的道长并不感到奇怪,可是对人们围观着年轻道姑感到惊讶。两个道姑大约二十多岁,身着黑色道袍,脸色苍白,二目紧闭,坐在神像前纹絲不动,犹如偶像一般。老宗对我和小奚说:“这俩个道姑是最近一年出家的,一个是没有升入大学的少女,一个是婚后离异的少妇”。老宗的介绍使我心绪翻滚,两位年轻女子只因为生活上的不如愿便遁入空门,真是可惜可叹。
老宗领我们游览了祖越寺、西阁后,来到了罗汉洞,罗汉洞是曲曲弯弯的天然山洞,洞内有十八位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值得注意的是洞口的石壁上刻着“佛道同源”几个大字,难怪千山道观和寺院交错,和尚与道长睦邻友好,真叫人看不出历史上曾有过佛道相争的痕迹。更使人感兴趣的是洞口的一尊弥勒佛,大腹便便,笑容可掬,两也对联上写着“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对那些襟怀狭小,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下午,老宗领我俩前往龙泉寺游览。龙泉寺是北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近年来又全部修茸,重新油刷彩绘,益发显得金碧辉煌。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僧院、禅房等。我们特地进入僧院看一看,禅房很宽敞,在大炕上,整洁的行李摆成一排。正赶上和尚们吃斋,十几个和尚围坐在长条桌前,雪白的米饭,几样新鲜的素菜。据和尚们讲,粮食由国家保证供给,蔬菜是他们自己种的,他们还向我们痛诉了“文革”时期的灾难,赞扬今天党的宗教政策。
游完龙泉寺,看来老宗有些疲乏了,他主张踏上归程,我都游兴未尽,小奚也说:“不过夹扁石,不上天上天,等于白来千山。”老宗只好表示,虽然不能陪同,可以在山下等我俩。我和小奚一鼓作气去闯夹扁石,夹扁石是两座山崖之间的一道裂缝,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在石缝中行走,抬头只能望见一线青天,到有一番风趣。我与小奚又不顾山势险峻,经过山顶栈道,登上了“天上天”,站在顶峰鸟瞰山间,苍松翠柏,道观寺庙,真是如在图画中,惹得人心欲醉。这时小奚提醒我说:“咱们快下山吧,老宗还在下面等着呢!”
我俩下山后,与老宗会合,他见我便问:“这次游千山,是否尽兴?”我答道:“可谓尽兴,开了眼界,也可谓不尽兴,没游遍千山。”老宗和小奚都不邀而同的笑了。是啊,这风光如画的美景,这不胜枚举的名胜,何时能够游遍她的每一个景区,每一处景点呢?我多么盼望着再有这样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