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事游痕: 两西游记(12)
张占芝
中国票号博物馆位于西大街日昇昌票号旧址,1995年10月18日建馆开放。日昇昌票号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票号博物馆占地面积1963 平方米,建筑面积2414平方米,三进院落,100余间房屋。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她的诞生与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全国金融流通,加速了资本周转,对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


如今的日昇昌旧址,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所见所闻的是一百多年的过去。尽管日昇昌小小的院落无法与现代银行的摩天大楼相比,日昇昌仅有的分号也无法与当代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点相比,但我们可以从日昇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从日昇昌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可以从日昇昌感受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鼓闻一个时代进步的声音。


日昇昌以首创票号闻名于世。然而,当亲眼见到日昇昌旧址以后,就不能不对其建筑风格也产生赞叹! 日昇昌前临繁华街市,后通幽静巷道,占地1600余平方米,有大小建筑21座,形成一座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商业店铺院落、其建筑风格,既有商业建筑的共性,又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日昇昌的建筑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历史文化、商情商俗、建筑艺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旅游资源。作为商业店铺,日昇昌总体布局呈现一种外雄内秀,主从互补,正倒结合,精简有别,突出实用的自然美感。


日昇昌的建筑,给人一种外雄内秀的感觉。面阔五间的铺面,二层木结构覆瓦硬山顶建筑,辅以五级青石台阶,加上沉重厚实的黑漆大门,使人感到宏伟壮观。到日升昌后墙外观赏,则是那种抬头望不到顶,墙厚估不透边,比相邻民居蓦然高出一截的深宅大院的不凡气势,除了感叹雄浑,你再无别的选择。


清代中叶,等级森严,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商业店铺的建筑上。日昇昌21座建筑中,在精致与简陋上,具有明显的区别。总经理居室,建筑较为精致;小伙计住的柜房,则要简陋得多。同在账房内,主账先生住里间单间,副手则住大间,睡通炕。精简有别,是日昇昌以及其他商号店铺普遍存在的现象。


日昇昌的建筑,突出实用是一个显著特点。这是商人重利主义原则在建筑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反映。在日升昌多处建筑中,都体现了突出实用这样一个原则。


蔚泰厚票号原是介休侯氏在西街开办的绸缎店。与日升昌票号中间只隔一个小烧饼铺。侯氏眼见日升昌由颜料庄改为票号后生意兴隆,十分眼红,但苦于无人能够经营票号。恰巧这时日升昌副经理毛鸿翙与经理雷履泰闹意见,毛受到排挤,侯氏趁机把毛氏拉了过来。道光十四年蔚泰厚正式改组为票号,由毛氏任总经理。毛氏感谢侯财东对他的赏识,锐意经营,使票号业务蒸蒸日上。

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向人们提供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画面。如果说日升昌首家票号以创新和管理为楷模,协同庆票号以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为宗旨,各自都书写辉煌的历史,那么蔚泰厚票号博物馆要告诉大家的是:事业要成功,关键在谋略、经营、人才三要素。正因为蔚泰厚财东坚持三要素,同样也书写了一个世纪的辉煌和历史。


日升昌票号诞生,无疑给了介休侯财东及其他财东重大启迪。一家商铺专营存放和异地汇兑,就可以把生意做到红红火火,就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说钱,我并不比达蒲李财东少,论本事并不比李财东差,他能搞,我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是一个方面。重要的另一个方面是毛鸿翙 从日升昌到蔚泰厚,对日升昌从创立到经营一时一事,都了如指掌,非常熟悉。作为票号创造人的毛鸿,不相信搞不了票号,不相信自己
比雷履泰差到哪。因此,东掌搞票号,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


毛掌柜的统领下,五联号从一点一滴做起,打好基础,发展自己。如:五联号创立护本、护身办法,把资本逐步扩大起来,对享受人力股伙友,集中一些护身资金,使整个管理层利益共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积极性,凝聚了人心。对客户真诚相待,就像现在讲的把他们当成上帝,调各双方的矛盾和利益。同时,在五联号间允许互相掺股,谋求一体发展。从蔚泰厚、天成亨、蔚丰厚万金帐和分红单,都可以看到有关掺股情况,这一切措施,对于五联号之间,参与管理、参与竞争,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


连续参观了两家票号,虽然也是走马观花,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平遥,更主要的是学习到山西人的那种精神,让人十分的敬佩!


在这里巧遇了耿家姐妹,她们是随胡部长夫妇游东北时我们相识的,这次在平遥相见感到格外亲切。

在姐妹俩那里才知道我们犯了个大错,开始以为研讨会是理论部的成员参加,后来改成参会的全体人员参加,而且就在我们所处的景点对面,由于太晚了,我们进去会影响研讨会的进行,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后来听参加研讨会的师友讲,会议的规模很大,研讨的内容也很丰富,这也是我们在平遥留下的唯一遗憾。我们把几幅会议的照片收藏了起来,以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