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逐花
——骑行随笔(二)
河北保定 张文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联诗句出自宋代一著名禅师,其中禅意吾辈难参,然以为“春有百花,必是好时节”倒是真真切切的了。
余生在北方古城保定,家在护城河北岸。北岸多栽泡桐、槐树、榆树,故春四五月间,少时多上树采摘紫色泡桐花,从花托处揪开,以吸食花中那丝丝甜蜜,花托颗颗串连成蛇形,惟妙惟肖煞是唬人;恰此时节,榆钱儿正嫩,采摘后交与父母,做蒸食用,味道微甜可口,也可调剂果腹一用;最为陶醉的当属五月槐花香满街的时候,攀于树杈之上得食槐花,但忌贪吃,犹要小心槐刺……
春夏秋冬几虚度, 南国的梅、桂、杜鹃等名花之誉多有耳闻,北土的芍药、牡丹也曾亲睹花容,而最令我所“逐”之花,乃故土的梨、桃、李、荷及山野之花了。
(一)博水之野梨花白
梨花,开于春四月间,清明前后。花有白或粉红两色,素美清雅,韵致独具。自古咏梨花之诗多以“雪”、“月”、“云”等字喻其色,以“淡客”、“玉作”、“冷艳”等词言其质。
欲观梨花之美,就本土之人而言,最佳去处当推有“河北鸭梨第一村”之称的博野冯村及邻近的沙窝两村莫属。2020年的清明节的第二天(4月6日),我们骑友数人继去年又一次前往,再睹梨花盛状。
嫩黄初绿时节,河北鸭梨第一村——博野冯村
相依相恋、恩爱百年——夫妻树
粉淡清香自一家——古梨树王
枝枝晴雪媚青苗
去年花事记忆稠,丽日晴空,梨花含苞欲放,有几株早感春发,悄然初放。恰游人寥寥,在偌大的园子里,愈显梨花的淡雅、清静。可见,梨花之容得观、梨花之暗香得闻,须得一个“静”字不可。
今朝再赴梨园,正值梨花盛开团团如雪,见游人如织,三三两两游兴浓。“夫妻树”下合影留念,喻百年好合;“梨树之王”三百八十余载生命犹存,笑对天下苍生;郎朗笑语不绝、如此熙熙攘攘,难掩梨花清明之风。几日花繁待落尽,清明已过,回归沃土,续写明日华章……
(二)满城桃花易县李
梨花开时正清明,清明过后桃始开。清明已过七天,恐花时不待,今年的桃花盛景怕是又要错过了。4月12日骑行再游满城岭南村,行至满城坨南花海景区,令人惊喜的画面出现了,漫山遍野的桃花灼灼盛开着,在蓝天的映衬下,粉红的花朵分外妖娆,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近观桃红柳绿,远眺片片红霞铺陈开来,无边的花海随山势起伏。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元稹《桃花》
芳菲烂漫、妩媚艳丽,桃之夭夭惹人醉。
晴空丽日花盛,授粉人正忙。
梨花之白令人遐思,桃花如霞使人醉,而我们与李花的相遇却发生在不经意间。3月29日,骑行群出行易县的龙门水库,一路春光明媚、舒爽畅快,至龙门入口处的村头,出于疫情防控不得入内。遂改变行程奔向狼牙山方向,从狼牙山脚下的石家统村到满城的独乐镇的山路两侧不时出现一片片雪白的李子花林,恰似三月飞雪临春山。
美景岂能错过,停车入林,开启与花的亲密接触。
漫山李花次第开
花如雪、满枝头,淡淡异香不易察
李花无言,尽享春来早
三春时节,循花信之风,顺平的杏、易县的李、博野的梨、满城的桃,其花次第而开。应春色之邀,每逢周日,骑行的我们“逐花”而动,定格春影、融入春色、揽一缕春光入怀、撷一段春之记忆留作念想……
(三)
春光易逝,春痕难泯。手指触动键盘的间隙,记忆倏然回到了去年仲秋的白洋淀水乡端村之行。
安新县端村位于保定市东部46余公里处,处于白洋淀围堤北岸。
端村,在我所读到的孙犁先生的作品中,有《采蒲台的苇》、《荷花淀》、《织席记》里都提到过,这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那里的苇、那里的荷、那里的风、那里的水、那里的冀中白洋淀人,正召唤着你前往!
2019年8月24日,秋风中我们一路向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骑行到达端村。在村口与一老年船主协商妥定,从其家前门穿过两道院落至后门岸边停船处,离岸登船。这是我们继环骑白洋淀之后的一次深度游。
村头的“白洋工艺品厂”,以制作芦苇艺术画、芦苇瓷瓶等工艺品为主。
船在淀中行。极目远眺,水天一色,在天水间片片浓绿铺展,那是壕间台地上浩荡的芦苇,那是孙犁先生笔下的“苇”——“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此段出自《采蒲台的苇》一文,先生“白描”的手法,“诗化”了的意境。置身其中,我真的愿化作那苇里的鸟儿……
远远望去,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水面,荷叶其田田。
行至藕花处,杨柳依依,碧叶连连。
风吹荷摆,红花偶现
相依相望
盛妆含羞
凌波仙子
绽放、落红、莲蓬,花之三部曲
船行处,碧波荡漾。出船放鹰捉鱼,更多是一种展示水乡风情的方式了。
在孙犁先生的《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作品中,描述了一对以放鱼鹰捉鱼为生的父子,书中写道:“……刚一听这个职业,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说却是很苦的事。那风吹雨洒不用说了,每天从早到晚在那船上号叫,敲打鱼鹰下船就是一种苦事。而且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
读到此处,不胜唏嘘……
渔船在淀中穿行,观花赏景。采极嫩的叶,准备熬荷叶粥、做荷叶茶;看台地边水禽在嬉戏、听苇草丛中传出的声声鸟鸣;空中不时有大鸟翱翔而过;兴致所至,受众人所邀,开朗、豁达、风趣的骑友“月牙儿”在船上清唱小曲,赢得阵阵叫好声;此时此地此景此情,惬意得很呦!
比起环骑白洋淀的艰辛,择一地进行一次深度游,更多了一份轻松和舒爽。拥有一份动力,让向往成为现实。收获一种心情,让自我去放逐。
(四)
春风一家,桃李杏。出污不染,有清荷。而最早感知春讯的,应是那些倔强的、无畏贫瘠、不怕寒暑,遍地发芽、生根、开花的,或有名或无名的山野花草了。
采撷几幅小照,扬“微、贱”花草之高风。弱小的你,一样拥有着春日秋光;装点美好世界的,又怎能缺少你纤小的身影……
以山野小花之名,“逐花”之旅仍在路上。
雨后的山坡上,你笑颜绽放
若隐若现,你与世无争
给点阳光,你就心生灿烂
早知春讯有地黄,你朴实而有惠
秋深了,你依然紫得热烈
孤芳崖壁上,莫问前生。你已在世间,何必再言身后事。
文中多幅照片出自骑友之手,在此鸣谢!!
2020年4月9日拟稿
2020 年4月16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