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轶事(11) 旅游病发
张友仁
在旅游途中,时有突发情况发生。
2018年5月中旬,刚从医院出院没几天,就参加了燕赵都市报组织的到山东聊城三天两夜旅游,团费139元。
虽说是三天时间旅游,但坐车就占用了一天时间。大巴车早6点从唐山出发,9点行至沧州附近,身体就感觉不适,胸口一阵阵疼痛,强忍着坚持到德州高速服务区休息,找人替我打了杯热水,吃了自备药,才慢慢地缓解了疼痛。
在聊城旅游的第二天下午4时左右,到达黄河岸边参观,胸口又一阵阵疼痛,立刻躺在地上,汗珠淋漓,脸色苍白,把导游和游客都吓住了,导游找来了急救药,给我喂下,但也没有缓解,为此旅游大巴车及全车游客为我耽误了半个多小时,心中很过意不去,忍痛连声道歉。还好有惊无险,坚持到晚7点到旅店吃饭,虽只吃了一二口饭菜,感觉好了,这才让导游松了一口气。第三天上午9点多又疼痛了一会儿,也无大碍,下午平安到家。
回家后到医院检查,医院大夫听完我症状,让我回去到药店买奥美拉唑药吃一片就可以好了,按照医嘱,还真是吃一片就不疼痛了,最后才知道,因为住院诊断我血压高,需长期吃降压药,而造成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每当肚中无食时就会胃痛,而牵连胸部疼痛。真是虚惊一场,让聊城之游没心情玩好。老年人出游,慢性病和急病时有发生,这也是老年人最大的忌讳,是需慎重加慎重的。
咱们都认识的券友龙小平老师,就在今年的1月8日发生了一可怕的事情,他为参加在唐山迁安举办的全国报纸收藏的一个会展,从南方千里迢迢冒严寒到北方承德,从摄氏十几度到零下十几度,温差的变化造成自己身体有了不适,出现急性阑尾炎,急需住院治疗。他原本计划是从承德转车到唐山,再从唐山坐长途车到迁安参会,没成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半路打道回府转程了。
以上两件实例说明,身体是出外旅游的本钱,没有好身体,千万不能逞强,万一旅途中出现状况,身边有人还好,万一没有帮手,那就是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公出差到广州,从北京上车就发烧,车上旅客挤满了车厢,没有立锥之地,我坐的是硬座,加之体温达到近39度,烧的我糊里糊涂,真是痛苦连连,在车上咣当了50多个小时,没有吃药、没有吃饭。在我对面坐着一位比我年龄大些的同志,看到我的难受,给我打开水、敷冷毛巾降温,腾出座位让我躺下等等,一路上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真是感动,没有他我真不知道会怎么痛苦才能到广州。可惜当时没能留下好人的联系地址,留下了遗憾。
出了广州站,一缕湿润清爽的清风扑面,突觉身体轻松精神舒畅,肚子咕噜噜叫唤,二天多没有吃饭,身体虽很虚弱,但已无大碍。在火车站不远的地方有卖香蕉的小贩,看到黄橙橙的香蕉,食欲大开,没有问价买了一盘,足有十几香蕉角,坐下来狼吞虎咽一口气吃完,等算账要五元多钱,才让我大吃一惊,在那个年代,工资才几十元,这一下子就花了五元钱,那可是两三天的生活费呀,实在心痛啊!等第二天我方便时,拉出的秽物都有香蕉味道,让我一阵唏嘘苦笑。什么事都不能贪得无厌,不能过量,否则会适得其反。从哪以后,每次出远门,所带的必有常备药,
现在年龄到了古稀之年,再出门旅游,首先要考虑身体状况是否允许,确保无误才能出行,最好要有家人陪伴或朋友同行,好互有照顾,防止出现不必要麻烦。在券界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造成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