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
古向东
这枚参观券中的图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该馆位于宁都县梅江镇背村与迳口村之间通往翠微峰道路南侧,是全国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军事纪念馆,填补了我国无全面展示我党我军这段光荣历史纪念馆的空白。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的建设历程,如同宁都的苏区革命史一样,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纪念馆的前身,为建于1970年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三次反'围剿'历史陈列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外交部定为外宾考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参观点,接待过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和国外近20个国家的参观者,参观者人数多达数十万人。由于受当时经济实力、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陈列馆设施过于简陋,陈列技术落后,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
2006年6月,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在宁都县梅江镇背村与迳口村之间通往翠微峰道路南侧兴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240亩,由馆体建设、广场建设、馆内陈展和连接线建设共4个部分组成,总投资约1.2亿元。2013年12月23日,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
纪念馆紧扣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史这一主线,突出展示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彰显"雄浑、厚重、大气"陈展特色。序厅雕塑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形式,前面是反"围剿"的关键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一组圆雕,后面象征五次反"围剿"的浮雕,虚实相间、气韵灵动,栩栩如生。大型半景画《黄陂大捷》、《广昌保卫战》,动态沙盘《红四军进军赣闽》、幻影成像《宁都起义》等,采用声、光、电等现代陈展手段,再现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通过背景画面、地面艺术塑形、艺术道具、彩塑人物营造真实战场环境,声光电配合再现战场氛围,多媒体技术模拟再现爆炸、机枪、冲锋枪等真实战场影像。同时,展厅内还借助了油画、国画、浮雕、版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丰富了展出形式、提升了展示效果的艺术性,其规模和设施可跻身全国一流场馆。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 纪念馆是继红色故都瑞金、将军县兴国、长征第一渡于都后又一重要的国防教育基地和军事教育基地,通过陈列展览,向游客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宣传中央苏区精神的同时,进行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是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2009年2月被列为江西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