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智化寺门券展(下)
山西 胡保平
2019年12月,当得知在北京居住的叔叔要举办九十大寿庆典的消息后,我就盘算着一定要利用这次机会,参观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成就展和在智化寺举办的“见证辉煌——博物馆门票收藏展”。
12月14日上午,我和家人乘坐动车到达北京,在入住的月坛宾馆稍事休息后,就急匆匆地前往北京展览馆去观展。
整整一个下午,在展馆内徜徉,仔细观看,认真聆听,拍摄资料,思索要点,为新中国经历的艰难曲折而感叹,为伟大祖国的光辉成就而自豪。
12月15日是叔叔九十大寿的庆典,叔叔是位高级建筑工程师,一直在国家建设部、建工部、建材部等国家机关工作,离休后享有很高的待遇。我们这个大家族一直有尊老敬老的好传统,每当老一辈过大的生日,亲戚们都会前往祝贺欢聚,当年父母亲在世时,叔叔曾多次回山西参加聚会。当天中午来自太原、晋城、榆次、平遥 、襄垣及国外的亲友们欢聚一堂,为叔叔举办了盛大的寿宴,欢声笑语,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情谊浓浓。
12月16日,北京的天空飘起了雪花,我按照事先约定,前往智化寺观展,由于时间很紧,只有半天时间,所以我仅告知了李俊和马明言两位老师。由于怕堵车,李老师建议我坐地铁前往,在地铁出站口,见到了前来迎接的李老师夫妇,在他们的带领下,来到了智化寺,与在此等候的马老师会合。当天是星期一,按照全国惯例是闭馆日,李老师事先已给馆领导打了招呼,所以我们顺利地进入了智化寺。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之一,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例。最大的特色是所有殿堂的屋顶全部铺装黑色的琉璃瓦,象征着神圣和庄严,这种黑色琉璃瓦只有官窑才可以烧制,可见其形制的高贵。据李俊老师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是北京门券收藏爱好者活动的场所,是北京券友喜爱的交流之地,也是北京文博交流馆所在地。
穿过智化门,对面就是正殿智化殿,门券展就设在东配殿大智殿内,殿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一进门,展览的宣传画像一扇巨大的屏风映入眼帘。展厅三面都有玻璃墙隔离,并装有专业的照明设施。墙上挂着一排排整齐精致的浅黄色展框,每框的尺寸和券界的大贴片相同。只是相隔的距离明显较大,给人的感觉十分规整,视觉舒服。
展览共分三部分,分别是:1、走向辉煌——博物馆发展历程,2、京华风采——北京地区博物馆门票,3、国家宝藏——全国各省市博物馆门票,都是优中选优的门券藏品。
在展馆内,我认真地观看着每一件展品,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陪同的李老师热情的地给以讲解和回答。据李老师介绍,展览由专业展览公司策划,并经过专家审评,要求展览面向大众,因此重点是代表性、观赏性,不苛求珍罕性,是作为北京文博交流馆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来运作。展品得到了全国多位知名藏家的友情支持,在结尾处都一一致谢。
在展场内有一册《观众留言》,我从头到尾翻了一下,都对展览给予高度赞扬,其中有几位称自己也是门券收藏爱好者,并希望与李老师建立联系,以便接受指导学习,还有想找寻有关门券收藏网站的留言。有一名叫胡舜骐的小朋友,年仅6岁半,在留言中写道“我也想收藏这么多门票,走向全世界!”我即兴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特意从山西赶来,想学习李俊老师策划的门券展,想了解专业策划对审美的一些独特见解,观后受益匪浅,很受启发,感谢智化寺领导对门券文化的支持。”
在参观结束时李老师赠与我一套70枚的展览简介,据说要集齐全套很不容易,让我非常高兴。李老师和马老师还赠与我不少北京的门券,我也将带去的本土门券与他们交换。
由于当天是闭馆日,几处大殿没有开门,在智化殿的西侧,有一颗树,在白雪的映衬下,犹如傲雪的红梅在绽放,
来到近前才发现,原来是一株海棠树,上面挂满了红红的果实,在冰雪中冻得透明发亮,引得我们纷纷前去拍摄留影。
在李老师带领下,我们来到后院的一处会议室,这里可举办小型会议和讲座,在雪白的墙上,悬挂着一些精美的相框,里面陈设着门券,给场馆增添了艺术和文化氛围。李老师介绍,这也是他提供藏品所布置的。这里的展框均为一框两个贴片,黑底白边,衬托出门券的色彩,十分醒目美观。为这处文博交流场所增色添辉。
中午时分,李老师夫妇还为我们安排了丰盛的午餐招待我们,当我们了解到他们近日正在搬家,而且很快要出发去美国探望儿孙,是在繁忙中专门抽出时间陪伴我们,让我很感动。马明言老师也一直陪伴我们参观游览,直到送我们上了通往北京西站的公交车,让我们感受到券友之间深深的情谊。
北京之行,终于圆了参观两个重要展览的愿望,尤其是智化寺的展览,使我很受启发。目前,券界很多组织和券友,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让门券展览走向社会,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如何让门券展更能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让大家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在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的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的策展人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学习、借鉴一些专业策划团队的经验和审美观,不断提升门券展览的策展水平,真正让社会和观众喜欢我们的展览,才能进一步扩大门券收藏的影响力,门券收藏和展览才会有生机勃勃的明天。李俊老师长期担任北京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办公地点就在首都博物馆,与国家级博物馆及策展团队有很好的人脉关系,对大型展览有独特的理解,所以,他的实践无疑会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老师在地铁口迎接
与马老师会合
智化寺门前合影
大智殿展室
宣传画
认真观展
前言
左侧展板
中间展板
右侧展板
精美的门券
结语
小观众的留言
即兴留言
赠送展览简介
海棠树前留影
与李俊、马明言合影
小会议室正面
小会议室侧面
精美的门券
北京文博交流馆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