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轶事(16) 助人
龙小平
1994年的一天,我接到局通知,前往北戴河参加全国土地管理局干部培训半月。我虽在国土局初建就调入,算是元老,但由于负责办公室工作,出省机会不多,连北方都没去过。朱老局长很疼人,把去北戴河机会让给我。说实话,那时外出开会特别是参加培训,其实就是休养,公款游山玩水。
由于外出经验少,我预领出差费仅千元,到目的地后交完费用所剩不多了。
原计划会后在北京玩二天,天津一天,加上秦皇岛市内游,估计錢不夠花,心中十分着急,又不好意思找单位寄汇。
而参会人员中无一我认识的,怎么办呀?
小郑一家
突然想到萍水相逢的广东阳江市国土局同行,名字现想不准确了,大约是姓郑,他携妻女同来的,知道我窘境,便坦言:我们带錢也不多,不好借你,但外出游玩,车费我可出,不用耽心!
于是几天下来,游北戴河,南戴河,山海关绝大多开支都由他解决了!小郑的慷慨大方令我终生难忘。只是我们在北京分手后,一直未再联系,我从内心十分愧疚。
到北京后,我突然想到去国家土地管理总局求救,在海淀区找到局办公室,亮明身份,他们电话核实后立即借给一千元。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我每天凌晨5点出发,晚上8点才回到和平里(地下招待所价格实惠)游览了天安门,北海,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北大,亚运村,长城,十三陵……
后又转车津门,初尝狗不理,游览海河…… 返回时,手中还余下几百元。
常言道:晴带雨伞,饱存饥粮,富路穷家。旅游资金是必须备足并留有余地的。如今信用卡,微信转帐支付特别盛行.方便快捷,再不会出现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但广东小郑与国家局助人为乐的精神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感恩并世代弘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