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轶事(17)失联
龙小平
近年航空曾多次发生失联,最著名的是马航失联,多年已过,人机在哪,音訉全无,众说纷纭。
这里说失联是咱们收藏家外出时原预约见面的券(报)友突然关闭电话,失联了。又可分成硬软失联两种。
山西交流会我有幸参加3天, 也许是龙城福地眷顾了龙,在这里:喜收心仪的百团大战券,喜收首次参会奖,门研网发帖奖.喜收周新娥多友赠品,在南宫掏收多券。喜获拍品成功,3皮树叶成交210元,喜在宴会厅与杨新渝老师高唱晋歌,被人戏冠“歌星” 而自乐。新朋老友游龙城,更乃分外乐,甜滋滋。
我准备会后开启西行长游,先游吕梁,入陕北,再去新疆。在太原电话与孝义汪先生联系好,并告之时间与他见面,他与我见面过交流过多次,已属熟悉的报友,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说来时打电话接站。
按约定我乘班车前往,到了文水,需换乘孝义的班车,我打电话过去,电话告之已关机,这天是周末休息,不可能因开会等而关机,多次拨打依旧如此,我心中明白,遇到了硬失联,加上此地方言太重,问路吃力,便转车去了离石,延安。事后他与我又见了面,依旧可寒暄一番,好象从未发生什么。
在到达兰州之前,我也预约了一位资深报友,参观他报馆,我俩开会曾住一房,似乎有些投机。到兰州后,失联重逢,但有不同,他通过其他人转告,因什么不能见面了…… 这是软失联,不管什么原因,有朋自远方来,不应该如此!
相比之下,还有一种主动联系的好人。把从未见面的人当贵客,以礼相待!
王胜明、杨永军、丁国维等就是典型代表。胜明是秦皇岛市收藏家,我与他从未见面,在网上冒昧联系了,他表示欢迎。车到站后,他已等待了数小时,并电话多次询问位置,下车后打手机招手才相认,他把我接回家居住,长谈半夜,犹如老友,第二天他约市同仁一齐游玻璃,海港两家博物馆,同访刘冷月剪报馆,闻知我个人要访东北,就介绍与天津杨永军见面,搭他自驾车去。
杨老师夫妻俩拥有导游证同在文保部门工作,畅行全国景点更如虎添翼,购置一台东风小康车,配备灭火器,板凳衣物药品诸多旅游物资,成为行万里路自驾车畅游中华”鸳鸯驴友”。
老杨刚从山西回,又启东北六千公里行。王胜明知我将访东北,介绍老杨,乘他车一同去,老杨马上爽快答应了。因为老杨夫妇的慷慨大方,让我仅一周时间圆了游览美丽东北梦。
8月3日,杨君从蓟县4点出发,7:30分抵山海关,王胜明不顾医院照顾岳父熬夜辛苦,开车数十里送老龙上了老杨自驾车。券友厚谊,终身难忘。
车过葫芦岛--义县--阜新--内蒙.下午到白城,原计划一天赶到满洲里落空。我建议去乌兰浩特住下,联系报友丁国维预定房间。
夕阳西下,余晖满天, 21点30分终于驰入红色城市(蒙语乌兰浩特)市区,此时硬汉杨君己开车17小时,1300公里。萍水相逢的丁国维已等候多小时,饥肠辘辘,毫无怨言,安排我们住宿,共吃晚饭。
人与人差别为什么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