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轶事(19) 乞讨
龙小平
乞讨基本解释是乞求施舍或救济, 峻青《张玉生》:“白天,他肩上搭着口袋,手里拄着棍子,一家家一村村的沿街乞讨。

旅游中乞求施舍门票,或者手中拿着袋子,一个一个拉圾桶翻阅,寻找门票的人虽是不常见,却总的不少。
那年秋天,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内,来了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们穿着毕挺,一付干部模样,却眼描一个个墙角拉圾桶,不畏脏污,翻找旅客丢弃的参观券,看外表不是卫生工,迎来游人惊诧眼光,他们是谁?

是我与老周,两位爱好集券,不好意思向人乞讨,自力更生,不耻下寻的老人!
记得有一次大理蝴蝶泉边,我从拉圾箱中翻出一枚精美参观券,老吴羡慕后也如法泡制,立竿见影,其他人也紧跟,刮起扫券狂风,我们这个国土老干团成为当地笑谈。
当然,向景区主管,游客讨要门券也是一种君子做法,常有惊喜,但也有拒绝的尴尬与无奈。作为大男人,常羞于开囗向陌生人乞讨那张纸片。
湖北襄阳的王斌坤先生倒有锦囊妙计,大获成功。




他台湾旅游中忘不了收集门票,为了避免跟团不易得到门票,签约时就跟导游打招呼我要门票。出发前自他做了一个胸牌,上面用繁体字写上“我從大陸來,喜愛集門票,您如不留票,謝謝送給我”。给导游、和景点收票的和服务台的人看看,很有收获。在野柳参观完后,到入口处讨要门票,工作人员一看胸牌就明白了,给了几十张撕过副券的门票。转身他走了几步,她又叫回他,给了另外一种门票。台湾人的热情可见一斑。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