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怎么来的(11)长春的汽车飞了
刘洪利
已故的陈克辉老先生,在我办《长春门券》小报时,就是第一批的支持者,当张占芝办《东北门券》时,老人家又是最先订阅报纸的人。以后在门券会上多次见面和交流,彼此之间成了挚友。我一直认为陈老是玩门券最成功的人之一,他的健康长寿与门券是分不开的。晚年的他,是门券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在长春举办的首届东北三省门券交流节期间,我们再次见到了陈老。在拍卖会上领略到老人家对门券收藏的执着,从骨子里发出的那种强烈的挚爱。那一瞬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天有一张长春红旗文化展馆的门票吸引着我,觉得这张与外地券友没有关系的门券不会有什么竞争,是否属于我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拍卖该张门券时,我委托别人喊了第一口价,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口价是陈老喊的,不但声音很高,而且还站了起来,标志性的笑容不见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可把我弄懵圈了。在那以秒计算的时间里,已感觉到了我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是否与老人家争下去?最后理智占了高地,不但自己不跟价了,还示意周围的省内好友也不要喊了,就这样长春的汽车飞走了。
为了这张门券我又寻找了好几年,由于该馆已不对外开放,更谈不上门票了。为了寻她,难度也大,代价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