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怎么来的(13)不该是我的
刘洪利
我第一次去沈阳购票,最先认识的是魏经敏大哥。那时机电大厦的邮币卡交流中心很红火,魏哥在大厅里摆地摊。由于我刚开始主集东北券,缺口是很大的,所以购买了很多门券。尽管我大病初愈,也没忘了得瑟,付款时有意无意地把成捆的钱拿出来再抽出几张给他。我估计魏哥在沈阳很久没见过这阵式了,本来大大的眼睛成了一条缝。就这样不知光顾了多少回,直到买的他告饶为止:“家里实在是没有辽宁门券了!”
过了多年,魏哥出手一张福陵的门券,我晚了一步没有买到。这张门券我特别喜欢,不但是因为她少见,更是稀罕副券的颜色。还好没让我惦记多长时间,有一次沈阳的线人告诉我魏哥又有一张带到了东北交流节上,他刚到宾馆我就把魏哥叮上了,他只带了一个册子,我得意地翻着,心想:喜欢的她马上就要到手了。翻到一半的时候,走廊有人叫我,说是一位好朋友到了在大厅里等我。大约5分钟的功夫我就回来了,快速把册子翻完也没找到那张门券,后来被告知刚刚被一位券友以25元买走了。听后特别的懊恼,后悔为什么不买完券才去见朋友。还好买走那张门券的券友我很熟,痴迷的心态也不遵守什么规矩了,硬是又加了5元钱把券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