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券赏析(21)写意枇杷园

刘振林
显示日期2020-06-26;访问次数:810; 电脑端

佳券赏析.jpg

写意枇杷

秦皇岛  刘振林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代正德八年(1513年),为御史王献臣因在官场受诬陷和迫害而弃官回乡后建造的。由于受到山水画和田园诗等的影响,明代的园林已发展到文人写意园阶段。这个时期园林中塑造的山水风光是高度精炼概括的自然风光,是真实自然风光的缩影,有小中见大的效果,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结合。园主除了以写意的手法在园林中浓缩自然美景,还在其中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拙政园的园名表达的就是园主息政归隐的心境。

        关于拙政园园名的由来,与王献臣同时代的著名文人文征明为该园所写的《王氏拙政园记》中交代得很清楚。园记中写到:“王氏之言曰:‘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余自筮仕抵今,四十余年,同时之人,或起家八坐,登三事,而吾仅以一郡悴,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说明这是王献臣有感于晋代潘岳所作的《闲居赋》而为自己的园林所取的名字。因为仕途不达的潘岳在其《闲居赋》序中将自己“筑室种树,灌园鬻蔬”的生活称之为“拙者之为政”(不善为政者之为政),王献臣感慨自己的身世甚至还不如潘岳,所以将自己的园林取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之名,表明园主王献臣在弃官归隐之后要寄情山水田园的心情。这其实是很多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经历。因为我国古代为农耕社会,人们把发展农业放在极高的位置躬耕林泉,艺园植蔬,常被看作勤劳自律的美德。因此,在归隐官宦所造的园林中,常塑造一些象征田园风光的景观,以寄托园主对农耕的丝丝情怀。在文征明记述的王氏拙政园31景中,有好几处都是象征性的园圃景观,如待霜亭(“傍植柑橘数本”,取唐代韦应物《答郑骑曹青橘绝句》“洞庭须待满林霜”诗意)、来禽圃(“南北杂植林檎数百本”,林檎也是一种水果,指苹果或花红)、珍李坂(“自燕移好李植其上”,即种植从河北北部移来的好李树)、桃花沜(“夹岸植桃”)、瑶圃(“中植江梅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因取语为名”)、嘉实亭(“嘉实亭在瑶圃中,取山谷古风》‘江梅有嘉实之句”;山谷指黄庭坚)。

        然而,王献臣去世之后,其子一夜豪赌,将拙政园输给徐氏。其后,该园又多次易主,屡废屡建。直到清代光绪年间大修一次后,才基本形成今天的景观格局。如今的拙政园与初建时的王氏拙政园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单从景观的名字来看,上文中提到的六处景观名称,在如今的拙政园中只有两处景观,即待霜亭和嘉实亭还与之同名,其它几个名字已经不存在了。然而,虽然这两个名字还存在,但其实际景观与初建时的景观也已大相径庭了。

        就拿嘉实亭景观来说,在王氏拙政园中,嘉实亭坐落在瑶圃,瑶圃中种植的是百株江梅(梅花品种,既可赏花,又可结果食用),“嘉实”指的是梅树的果实——梅子;而在如今的拙政园中,嘉实亭却坐落在枇杷园中,所以,这时的“嘉实”指的就是枇杷树的果实——枇杷。由于先后两种树木同为果树,因此,在表达园主农耕情怀的寓意方面,二者可以看做是相通的,也表明后来的改造者对拙政园立意的理解是透彻的。

        遍观如今的拙政园诸景,枇杷园作为一处田园景观的象征,是最符合当初取名“拙政园”的立意的。按照这个思路,在拙政园门券设计选题时,枇杷园及嘉实亭景观应该至少是主角儿之一,遗憾的是,在已发行使用的拙政园门券上,枇杷园和嘉实亭却极少亮相。但也有一点令人欣慰,在我所知范围内的唯一一套(实际上是一大套券中的一小套券,在这一大套券中还包括一小套以“宜两亭”和“波形水廊”为选题的门券,这里为了行文方便,还是将其称之为“一套”)以枇杷园和嘉实亭为选题的拙政园门券(如下图)显示出很高的设计水平,堪称佳券。

 

 

        这套门券是1989年使用的无票价参观券,是以版画套印技术印制的,属于较早时期的小幅券,全品券的大小仅192×42 mm。这套券共包括两枚图案相同但色彩不同的门券:其中一枚正券的主背景色为蓝紫色,为了与之相协调和呼应,副券上的隶书“副券”二字也用蓝紫色印刷,而另一枚与之相同部分则采用咖啡色印刷。这两种色彩都比较柔和、优雅,可与苏州园林的风格相协调。存根和副券部分均为白底儿,只是简单地做了文字提示。正券左侧大约四分之一的版面是拙政园简介,白底儿,竖排扁体字印刷,文字洗练,信息量大。仅用不足一百二十字,就向游人交代了建造年代、园主信息、历史变迁、景观布局、风格地位等,可使游客入园前就可了解该园的梗概,在心理上形成预期,并在入园后一一印证,非常有利于增进游客游览的效果。右侧四分之三为画面,主体景观枇杷园以花窗透景的形式展现,位置处于整个券面的中心,非常突出。在花窗周围的背景色上,以阴刻效果表现了亭榭墙垣、竹石芭蕉等一般性的古典园林景观,烘托出园林的气氛。花窗右侧的中上部,是匾额形式的隶书“拙政园”三个大字,字体为红色,非常醒目,有突出园名的效果。与之相呼应,在花窗的左下角是一枚红色的阳文印章,印文为繁体篆书“苏州”二字。这枚印章可以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交代拙政园坐落在苏州;二是平衡画面;三是突出拙政园文人写意园林的书卷气。在园名的上方是用长体书写的几个繁体汉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表明了拙政园的重要地位,又可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用花窗的形式表现主体景观,是非常符合园林特征的一个创意。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当游客在园林中信步游赏的时候,走到一扇花窗前,驻足向外观看,又发现一处豁然开朗的园中园的效果;也非常容易让欣赏者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花窗中的枇杷园是用阳刻的效果和写意的技法来表现的。花窗内的阳刻景观效果与花窗周围阴刻的景观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用。写意的技法则摒弃了大量细节,更有利于在方寸之间表达集中的主题思想。其用笔非常简单:近景仅被简化成一两块山石,满园的枇杷树仅简化成寥寥数枝,主体点景建筑嘉实亭也只有半部轮廓,远处的云墙只是几道细线。但笔墨虽然简单,却很精到。前景山石用浓墨重染,中部的嘉实亭和枇杷树用中等浓淡的墨色,远处的云墙和山石则“轻描淡写”,设计者巧妙地用墨色的浓淡拉开了景深,透视感很强。枇杷枝虽不多,却挂满了果实,这是表达“摘尽枇杷一树金”(宋代戴复古《初夏游张园》诗句)意境的需要。在景观的取舍上,设计者处理得也很好。远处的那段云墙看似不重要,但那是枇杷园作为拙政园“园中园”的标志,因而不能舍。而在枇杷园中一座比嘉实亭体量更大的建筑——玲珑馆,设计者却把它舍掉了,没有出现在画面中(如果如实画出来,应在嘉实亭的右后方)。这样处理,一来可以使画面简化,二来也可以使表达追求田园生活思想的主题更加集中。由此看来,这套门券的画面虽然简单,但要表达的意蕴却丝毫不减,是名副其实的佳券。

        如果可以“吹毛求疵”的话,还真的有一点可以提一下:若瞪大眼睛看一下门券上云墙月洞门上方的题额,隐约会发现是三个字,这一点与实际不相符,应该是两个字,即“晚翠”二字。这两个字取自《千字文》“枇杷晚翠,梧桐蚤(通‘早’)凋”之句,因为枇杷是常绿树,不管时令多晚,都是青翠的,不像梧桐到了秋季早早地就落叶了。这可以表达像王献臣这样的文人虽然做不到“达则兼济天下”,却可以做到“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境界,枇杷园所反映出的归农思想,就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这也再次说明,从立意上看,枇杷园是拙政园中最切题的景观,希望在今后的拙政园门券上能更多地看到枇杷园的身影。 


 

 

编辑:张宝贵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0-06-26 05:54:20

拜读欣赏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0-06-26 06:03:04

欣赏了,谢谢!!

姓名:许彤; 时间:2020-06-26 07:24:20

赞枇杷园:如诗如画枇杷园,小巧玲珑一家园。假山点缀枇杷美,花窗云墙看莺飞。拙政园中一“画眼”,春花秋实惹人思。文人墨客喜相对,谈古论今不思归。旧时文豪名人苑,往来鸿儒论苍生。始信闹市山林在,寻常百姓可追随。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20-06-26 07:55:06

欣赏刘老师的佳作,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20-06-26 08:04:58

券中佳品,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20-06-26 08:23:11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0-06-26 09:04:19

感谢刘老师的详细解读!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0-06-26 09:08:07

票真美!文亦佳!!学习了!!!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0-06-26 09:12:06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0-06-26 09:24:51

留连名园诗意景,佳券拙政园,欣赏了,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20-06-26 09:41:46

赏佳券,品内涵。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0-06-26 09:45:22

意蕴深厚,解读精彩!

姓名:钟杰; 时间:2020-06-26 10:27:14

品赏好券,品读佳文。赞!谢谢刘老师!

姓名:青山; 时间:2020-06-26 11:27:29

学习了,长知识,谢谢刘老师介绍!

姓名:俞无畏; 时间:2020-06-26 11:46:15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详尽介绍。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0-06-26 12:47:23

赏析得真细,读美文就是一种享受。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0-06-26 14:02:30

小小门票内涵深,细细品读意味长。苏州早期的设计类门票,真就是这么耐人寻味。而今有些照相版券,实不敢苟同。拜读学习刘老师佳作,受益多多。谢谢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0-06-26 14:50:06

赏好券,读佳文。谢谢刘老师的详细解读!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0-06-26 16:47:41

学习欣赏了,长知识!谢谢刘老师!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0-06-26 19:35:56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20-06-26 20:19:55

名园佳券,研究精深!谢谢刘老师的详尽解读!!!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0-06-26 20:47:07

谢谢刘老师的详细解读和分享!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0-06-26 21:55:13

学习了,谢谢!

姓名:张学杰; 时间:2020-06-27 19:45:33

赏好券,读佳文。感谢刘老师的详细解析!

姓名:张敏; 时间:2020-06-27 21:01:23

谢谢刘老师的详细解读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20-06-27 21:54:15

如此两枚小小的门券,经过刘老师的专业解读,使人顿开茅塞,一片开朗,如饮甘霖。

姓名:雒新艳; 时间:2020-06-27 22:02:11

拜读师兄佳作,学习受教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0-06-28 02:41:01

拜读……上佳的门票赏析文章,谢谢刘老师解读!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