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轶事(32) 信封
龙小平
我对旅游创新做极限封片小文一出,得到陶万春老师点赞,他感叹曰: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湖南衡阳券人的门票极限封,门票好找,邮戳亲自或委托当地的券友去销即可,难在那枚与景点接近的信封上。岁月变迁,茫茫人海,互联网时代,信封难觅。
古人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扺万金。如今早演变为:网上天天见,书信人难寻。
信函早已不是邮政主业,家书已成稀有品,书信已远离大众,信封已成不可再生的文物了。
三公经费的严控,抗疫紧日子到来,行政企事业,特别是景区不可能再印制信封,贺年封卡……这些往常司空见惯的社交小物件已淡出江湖,成为过去时而远去了!
因此抢救这类文物,搜寻库存旧货已刻不容缓。
南岳区文物局老彭退休后迷上公函极限制作,近水识鱼,南岳封成为他手中交流工具。衡阳市博物馆老陈由于在博物馆工作,全国博系公函封求助基本上没空手。
我与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有同学同事学生多层人缘,多次游杂交水稻纪念园只想参观券,屡屡失望。却没想到寻封,近年想到,时过境迁,农校早升格为职业学院并迁来怀化市,农校封早化成纸浆,无奈找到副院级学生索要,从学生处柜中翻出学院公函封若干来,若再过几年,可能啥也没了!
上月有人需抗疫封,我跑了市一,二医院,找到了几枚,她们除用于寄发院报外,基本上不用,特别是年轻医生竟不知信封为何物。
外出游信阳,我一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伙伴们参观,我直达办公室求封,小姑娘热情接待送给几枚,出门保安还盘查一番,问我怎么找到办公室的。在新县鄂豫皖首府博物馆也是直奔办公室,小美女陪伴到财会室寻觅,也只几枚了,分给我两枚。可见小小封卡多么金贵!
其他中小微景点真是从未有此物,作何用!
当然,在旅游途中,还可玩旧瓶装新酒或粘接挂靠法。前者是出发前翻出目的地景点老信封,贴上新邮票等重新盖戳实寄。后者是尽可能求助当地文保单位公函封,实在没有,用有当地大地名函封或邮发美术纪念封代也过得去。在醴陵市我就造访宾馆邻居市水利局,人家还是赏光给了几枚。
遗憾在戏剧电影中是常事,在旅游中何不如此,寻找合适的公函封制作一枚美仑美奂的极限封是每个爱好者的梦想。可是,天时地利人和岂能尽如人意。只要努力了,既使不尽完美,留下遗憾也是享受,因为你在制作过程中享受了收藏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