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搞《读书剪报》的故事
刘铭元
欣赏这枚“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券(见照片一),使我们知道,这是我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展品丰富多彩。基本陈列有:甲骨记事、钟鼎千秋、物以载文、说字传义等,以中国文字的发生、发展为主线,以出土文献、文物为载体,从甲骨卜辞到青铜铭文到简帛,从仓颉造字传说到文字一统到雕版印刷,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中国文字博物馆被誉为是“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就让我借“文字”之光介绍个人搞《读书剪报》的故事。
在这太平盛世的社会,党和政府根据“世界读书日”倡导开展“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活动,其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今年我虽然88岁了,却养成剪报的习惯,已有各类专题剪报20多册,如建国50年的《光辉的历程》、建党80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宇宙飞船的《神舟》等。自“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照样把报刊上有关读书的文章剪下来保存。2018年把这些文章粘贴成册,名曰《读书剪报》,以勉自己学习他人之长,不忘读书,也促使自己的子孙好好读书。
今把个人搞《读书剪报》的故事介绍给朋友。
首先,我设计了一幅剪报册封面。
我喜欢唐诗,是读书的好内容,所以取宣纸线装三册套装《唐诗三百首-----图文本》第161页,是“诗圣”杜甫的《登岳阳楼》,这首诗人称“盛唐五律第一”,许多人都喜欢。因此,我以此为封面的压题照片,右侧摆放我的那副老花镜,左侧摆放我常使用的那支自动铅笔(见照片二)。寓意:老年人要与时俱进,坚持读书和写作,还有点意思吧!
剪报册使用的是旧活页夹,剪报用纸是A3打印纸,采用折叠式,既适合小篇幅又适合大篇幅文章粘贴。
到现在为止共集各类读书文章近百篇,内容丰富多彩。首页选的是《毛主席在读书》和《习总书记在书房新年贺词》两幅照片(见照片三),意思是向领袖学习。第2、3页选的是《生命时报》刊登的两整版《习近平的读书生活》(见照片四)。习总书记的“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和“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第4页选的是摘录“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全民阅读 书香社会”有关章节。这是我们读书的指导方针。
其他内容有:《感悟伟人的读书生活》、《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作者为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做客《开讲了》的讲述)、《书香陶冶你我他》、《读书忘老》、《读书,是我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毛泽东为何站得高、看得远》、《今天,你读书了吗?》、《总局向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古人读书的典故与趣闻》、2016年保定市启动 “书香保定”全民阅读活动的《古城处处书香四溢,书声朗朗》、《读书是读书人的品格》、《说说“读万卷书”》、《数字阅读市场竞争趋白热化》……还有几幅有关读书的照片,如保定市委书记和市长率市四大班子领导到联盟路小学看望慰问少年儿童并赠送礼品的《小朋友节日快乐!》、保定图书馆内的《炎炎夏日好读书》、《惠民书市》等等。也剪贴了有关写作的文章,如《生命时报》整版刊登的《写作是晚年养生良方》(见照片五),这篇文章我读了多遍,受益匪浅,很有指导意义。
这《读书剪报》册,不但我自己受益,全家老少都受益,我坚持“剪贴”下去,使内容更丰富多彩。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