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外庙(7)
达什达瓦部的家庙
承德 钱宝林
站在东面山旁高阜的平台俯瞰,蜿蜒流淌的河水泛着银光,羊群和牛群在河畔两岸悠闲地吃着青草;附近整齐的民居在夕阳的斜照下冒出缕缕炊烟;身穿蒙古族服装的达什达瓦部族人在这里安静地生活;身后响起了厚重的暮鼓之声,空灵而悠远地传向远方。这是漠西的伊犁河谷吗?这是我们的喀尔敦家乡吗?不是,真的不是。这是在热河,眼前是美丽的武烈河和草场,规划整齐的民居,背后就是被达什达瓦人亲切地称作伊犁庙的固尔扎庙。其实,这是达什达瓦部族在安远庙进香后所看到的景象和想法。
2015年为纪念东迁256周年,承德达什达瓦部族后裔举行纪念活动。
我们今天就去参观这座庙宇。其实,这座带有浓厚藏传佛教色彩的都纲法式寺庙的正式学名是安远庙,是承德外八庙之一,当地市民俗称它为“方亭子”。什么叫“都纲法式”?“都纲”是藏语 “大经堂”的意译,指众多喇嘛诵经的场所,后演变为藏传佛教寺庙的一种建筑形式“都纲法式”,即中间是大经堂,四周为围廊,平面呈回字形。据记载,固尔扎庙“三层缭垣,周一里许”,“高刹摩霄,金幡耀日,栋甍宏敞,象设庄严。聚集喇嘛,居此二寺(固尔扎都纲和海努克都纲。“固尔扎”是蒙古语“盘羊”的意思,据说该庙用盘羊角装饰而得名;“海努克”是蒙古语“牦牛”的意思,据说该庙是用牦牛角装饰而得名。),暮鼓朝螺,梵呗清越。令五鄂托克轮值供养。喇嘛中之坐床者名西勒图,即掌教都纲也。”
固尔扎庙是一座建筑宏伟富丽、金碧辉煌的喇嘛寺庙,因该寺“范金作瓦覆栋梁”,据传固尔扎庙扩建工程竣工之后,伊犁河南岸海努克庙的喇嘛们可以看到固尔扎庙三层大殿金顶被太阳照射之光芒,故俗称为“金顶寺”。固尔扎庙盛时供养喇嘛六千余众,建筑的宏伟规模超过了漠北蒙古地区的寺庙。每逢岁首、盛夏,“准噶尔之众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往往捐珍宝、施金银,以事庄严。”
这安远庙坐东朝西,占地26000平方米,分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是山门前的广场,南北各有五间配殿。第二进院就是山门了,门额为乾隆帝题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安远庙”。过了山门,走过这长廊式的绿荫通道,就像穿越在历史时空的隧道。来到这三间二层红色的城门,内殿有一长方形卧碑《御制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原文附后)。
穿过藏有御制碑的城门,在70间廊房(遗址)的中央,主体建筑——普度殿英武庄严地矗立着。大殿的下层墙上嵌有藏式盲窗,顶部为重檐歇山顶,覆盖的是别具一格的黑色琉璃瓦。
原新疆的固尔扎庙是毁于战火的,为避火而覆以黑色(黑色象征海水)顶。外檐悬有乾隆皇帝题“普度殿”匾。普度殿分三层。正中为三间空井,四周有三十二根金柱,一层为白色,二层为绿色,三层为红色,与顶部的八角形云龙藻井交相辉映,主尊绿度母。绿度母是喇嘛教中最多见的女神,也叫作“救度母”、多罗母。其他的像白度母、红度母、黄度母、蓝度母等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绿度母佛前金柱有乾隆题楹联:
竺乾云护三摩峙,朔漠风同万里绥。
这幅楹联意为:印度佛祖大慈大悲的胸怀像祥云一样护佑,安远庙和普宁寺相对巍然屹立。漠西和热河风俗相同,两地人民和睦相处,确保万里江山平安稳固。
佛前金柱两侧各有一尊木制熊虎,是乾隆皇帝木兰秋狝亲手射猎的模型。二层楼上供有三世佛和六大菩萨。三楼供奉主尊是大威德金刚。
普度殿里的壁画工艺颇为高超,四周的墙壁上用白绿红为主色调,画满了以《佛国流源》为主要内容的壁画。画中人物生动形象,寓意深远。
2015年,为纪念东迁256周年,达什达瓦后裔在普度殿做佛事。
各位,参观安远庙你收获了什么?想当年,准噶尔部在上层贵族内部的权利争斗中,达什达瓦及其子侄先后被杀。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兴师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那的叛乱,早有切肤之痛的达什达瓦之妻立即率部响应,积极参加平叛。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达什达瓦的妻子病故。总管布林依照达什达瓦妻子的嘱托要求内迁,乾隆皇帝批准了这个要求。全部的2136达什达瓦人迁居热河。并在普宁寺以南建了1000所民居定居下来,分配草场,放牧牛羊。同时,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在武烈河之东继普佑寺之后又建起了皇家第四座庙宇。如同在新疆伊犁河畔一样,拈香礼佛,乐业生活。所以,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座空灵圣洁寂静的寺庙,也不只是想到了当年新疆伊犁那座固尔扎庙。它是康乾盛世“兴黄教以安抚众蒙古”基本国策的见证,它体现了皇帝治世理念和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它的政治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它的宗教信仰。
安远庙我们就游览到此。下一站,我们共同游览普乐寺。
附: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文
伊犁河北旧有庙,曰固尔扎。都纲三层,缭垣周一里许。当尔丹策凌时,以五集赛,更番居此诵经,每岁首盛夏,准噶尔众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其俗素奉黄教,往往捐珍宝、施金,以事庄严。庙之间瞻,遂甲于漠北。阿逆之叛,贼党肆掠焚,庙乃毁废。曾用韩愈陆浑山火诗韵,以纪其事。
及我师再平伊犁其地,并建城堡,而梵宇之仅存煨烬之余者,已不可复整,亦不必为之复整也。因思山庄为秋肆觐之所,旧番新附,络绎鳞集。发规东北冈阜肖固尔扎之制,营建斯庙,名之曰:“安远”。集梵僧,演步踏,以庆崴事。惟时都尔伯特郡王策凌、乌巴什等,适以朝贺至,与达什达瓦部众之隶居兹土者,欢喜额手也。然予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益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因系十韵以识缘起如。伊犁兵后,梵宇为重为。缩地齐近远,归宗何改移?今朝初庆落,戎索永延厘。耸峙浑山麓,来瞻渡水涯。制乃固尔扎,境一毗耶离。唱呗格隆侣(喇嘛中之格隆如僧中之受五成者),归旗达瓦贻(达什达瓦归属归旗者,居于此,其愿为喇嘛者听之)。维新同致敬,忆旧孰含悲。群讶胡宽市,予怀范 辞。藉无示败彼,讵有兢成斯。置器 安处,恢纲靖远陲。
乾隆乙酉仲秋月朔日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