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宫博物馆
何锦雄
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316号,是广东省唯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项目。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依托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的大型博物馆。
该馆以宫署遗址、宫殿、御苑遗迹为核心,叠压着从秦汉至民国,共12个历史时期的考古遗迹,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也是广州作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的历史见证。
南越国宫署遗址自1995年在广州市电信局大院的建筑工地内发现南越国的一座的大型石构水池起,在石构水池的南面又发掘出一条长约150米的曲流石渠遗迹,两者同属是南越国宫苑的园林水景遗址。在遗址区内现已清理出两座大型宫殿基址、廊道以及水井等,其中一口水井内出土一批南越国时期的木简,填补了岭南地区简牍考古上的空白。另外,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万岁”文字瓦当和印花方砖等建筑构件,以及500多口历代水井,五代时期的南汉国(图一)宫殿遗址、池苑。
(图一)南越国一号宫殿复原区和南汉国一号宫殿复原区照片
从1995年在位于中山四路的广州市电信局的基建工地一座大型石砌水池被发现,2000年在原儿童公园内试掘发现南越国的1号宫殿遗迹。省、市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遗址原地原址保护,大楼易地兴建,将儿童公园迁出,另选新址建新园,把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下来,给全国树立一个榜样。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南越王宫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06年6月10日,经11年考古发掘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局部,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时,首次开放试业,一段时间后闲馆。2009年8月27日南越王宫博物馆正式奠基动工兴建,2010年11月11日, 南越王宫博物馆局部开放,并在广州亚运会和残运会期间免费开放参观。2014年5月1日南越王宫博物馆(图二)建成,正式全面免费开放。
(图二)南越王宫博物馆东门外景
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二千多年前岭南地区的建筑和造园艺术,为我国秦汉历史和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证明这里在二千多年来一直是广州城市的中心,也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变迁的最好历史见证。
南越王宫博物馆在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时,首次局部试业开放,同时使用一枚“南越国宫署遗址”名称的(图三)参观券。
(图三)2006年6月10日博物馆发行使用的第一版
南越国宫署遗址门票以草绿色为衬底,由上向下漫漫淡化为浅绿,然后变化为白色的底边,富有层次感的设计理念。票面分有馆徽图案,中部馆名文字,右边副券三个部分组成。
左边是土黄色的“万岁”文字瓦当馆徽图案,中部是深红色的“南越国宫署遗址”隶书体馆名文字和白色的实体英文对照字母。字母下方分别是橙色的“参观券”及黑色的“伍元整¥:5元”大写、小写的门票票价,这样排列印上大写、小写的门票票价的形式,在其它门票上实在少见。另,馆徽图案下方是地税监的批准文号编码和门票的流水号编码,博物馆的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等。右边是竖排的白底黑色副券两字,最下面是每人一票。
综观门票的设计着色以草绿为主,构图有序,使馆徽、馆名文字等衬托更显清晰,一眼看上去,整体非常流畅,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不失为一枚好门票。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此券是博物馆发行使用的第一版参观券,当时的门票分别是5元、10元两种票价,图案相同,到目前为止能见到的,用“南越国宫署遗址”命名的唯一一种参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