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二)西江千户苗寨
胡保平
下午四点半,结束了小七孔景区的游览,我们乘车前往西江千户苗寨,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景区。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是一个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地方。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时,与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后又经过两次大迁徙,最终落户于此地。
来到苗寨大门处,还需乘坐景区摆渡车入内,导游告知大家,预约门票和车票已存入身份证中,只要刷脸就能通行,乘车也是用身份证验证,可多次使用,晚上如果要上山观夜景,乘车很方便。
我们居住的酒店在老街停车场附近,也是苗族吊脚楼式的建筑,从这里出发进入老街走到头,一共要经过九道风雨桥。白水河从街中穿过哗哗流淌,河两岸店铺林立,灯火通明,商业化气息很浓。一座座风雨桥沟通了两岸的街市,沿街的铺面,都是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大多为三层,店铺售卖以苗族服饰、银饰、特色小吃等为主。用卵石拼接图案的石头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在小吃街我们品赏了贵州著名的酸汤粉,虽然感觉有点辣,但确实很爽。为了观看苗寨夜景,我们一直步行到第九座风雨桥,全程大约有三里地,然后坐车前往观景台。我们乘电瓶车爬上盘山公路,不久就来到了观景台。
晚上登观景台看万家灯火夜景,俯瞰整个苗寨,是来西江旅游的必看项目。站在观景台上向对面望去,峡谷对面的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已是万家灯火,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下,密密麻麻的灯光,就像夜空中的繁星在闪烁,十分震撼。游人们纷纷穿上苗族服饰拍照,体验一下满身银饰的奢华,与我同行的三位女士也过了一把瘾。西江的夜色是那样的迷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天,6月30日,早饭后,我们乘车返回景区大门处的广场,这里每天上午都有盛大的民俗迎宾表演,苗寨的男女老少摆上香甜的米酒夹道迎接宾客,据说要闯十二道迎宾酒才能入寨。利用等车的机会,我们进入游客中心,寻找门券,工作人员告知,现在是免票期间,但只要扫码景区预定门票的网址,也可以给游客一枚机打的门票,我们都兴奋地收获了这里的门票。
八点半,我们乘车前往雷山县城,雷山县以苗族为主,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被誉为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苗族非遗文化艺术中心”,这里全面展示了苗族的历史渊源及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重点是展示苗族刺绣和银饰,尽管导游及导购极力宣传苗族银器的妙用,但二千多元一只保温杯,仍让人望而却步。
中午,我们在这里享用了著名的长桌宴,按照苗族的习俗,每人先吃一颗红鸡蛋,而且要用额头碰开,不多时再看游客们,很多人头上都留下了红红的印记。最开心的是喝“高山流水”酒,是一种苗族热情的待客礼仪,就是一边喝一边倒。在贵州雷山流传一首歌“来到苗乡先品酒,你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你喜欢喝一杯,不喜欢喝三杯……”。当然,如果你真的喝不下了,不要用手去托碗,你可以摇摇手表示自己喝不下了。
千户苗寨景区大门
刷脸验票
苗寨街景
风雨桥
侧看风雨桥
观景台上
入住的酒店
寨前广场
游客中心
雷州苗族文化艺术中心
非遗博物馆
苗族刺绣
长桌宴
高山流水酒
景区门票
观光车票
请关注贵州行(三)镇远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