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 源 散 记
保定 陶万春
初秋时节,靴城酷热难耐。得一闲瑕,与妻商量,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驱车百公里外,一个多小时后,攀爬海拔860米处,抵达了有凉城之称的涞源县城。在不紧不慢的度假过程中,有了些许感想,草成本文。
弄券人,皆是有情怀之人,多愁善感,心中都有一缕归乡的梦。归去田园,胸怀天下,淡泊明志,四季养心……这一切,都是令人向往的隽永乡愁。
涞源,巍巍太行山的一片净土,深藏在高山盆地之中。大自然在这里挥毫泼墨,任意挥洒,创造了连绵不断的群山、百花齐放的谷地、郁郁葱葱的森林、欢腾雀跃的河流。浸润在涞源的山水之间,就具有了涤荡心灵的神秘力量。到了盛夏和初秋,京津冀和山西的老人们及社会成功人士蜂拥而至,在闻名遐迩的凉城住上一阵,他们尽享山青水秀,茂林修竹,芳草茵茵,石阶曲径,山居散落,大隐山林。偶有聚会,邀三五佳朋,或高谈阔论,或把盏品茗,或高歌一曲,或浸泡温泉,乐不思蜀。
凉城掠影
一、寻道,道法自然
涞源的“道”,非老子哲学层面的“道”,但亦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恪守。即是山城,道路依山而成,取采药者的羊肠小道,按放羊者的舒缓山坡,演变成一条条有形的路,承载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和驶向远方的梦。
涞源地处八百里太行北麓,史上为群山环绕的封闭之地,只有小路与外界相连,有条平坦的路成了代代人的期盼。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这块古老的土地,现如今:张石高速、太行高速、荣乌高速、涞曲高速、京原铁路和数条国道贯穿全境。同时,乌大保高铁也计划投入建设,将在涞源设立区间站,保定至涞源的高铁时间缩短为20分钟。
觅道而行,滋养身心,我认为涞源未来的前景可期。试想,生活在天然氧吧其间,沐浴纯净阳光,在白石山上看云朵飘浮,于十瀑峡谷听林间鸟鸣,身在远处享阁院钟声……在这里,读懂了自然的真,感悟了人情的善,体味了度假的美,寻回了生命的本真。
泰山宫门票
涞源湖
华中小镇小径
二、观山,依山而居
涞源坐落在高山盆地之中,大部分居民依山而居,尽享人间仙境和天然氧吧。860米的平均海拔,赋予了这里清新怡人的空气、碧蓝如洗的天空和绝佳的康养优势。有实验研究表明,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高度是800一1500米,在些地区,老人超过百岁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在这个海拔内,人的心跳会提高15%一20%,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久居此处,对于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有显著缓解作用。另外,上万顷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次森林,造就了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每立方厘米20000一60000个,人们呼吸顺畅,吐故纳新,在不知不觉中醉氧。
来到涞源,伴着山间的清风,枕石而眠,忘却了凡尘俗念,在满目苍翠的林间行走,呼吸之间尽是草木的芳香,回归最原始的生命运动状态,感悟“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此刻,身体是放松的、沉醉的,心灵是安静的、从容淡定的。
花丛与远山
妻在农家院摘葡萄
白石山门票
三、溯源,上善若水
水乃万物之本和生命之源。涞源与水有一段不解之缘,它处于涞水源头,因水得名,素有“泉城”之称。涞水源、易水源、拒马河源三组泉群在盆地腹底同脉共生,泉域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已查明山泉102处。原本潜行于地下的水,一但涌出地面,生生不息,阅尽岁月更替和生命枯荣。
在涞源的北庄子村,人与水相伴相生。清晨,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将村民唤醒,泉水解渴,泉水佐餐,让人精神饱满。地里的庄稼和瓜果蔬菜,也在山泉水的滋润下,年复一年的茁壮成长。夕阳西下,劳作一天的人们相约去村里的温泉泡池,洗去一身的疲惫。人们把生活的醇香,统统融进水中,酿出每一个闲适的日子。据统计,该村65岁以上老人多达5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有100多位,9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依然硬朗,思维清晰,生活得有滋有味。
白石山下的华中小镇,传承和挖掘独特的“双泉文化”,打造“一泓冷泉,身与心同凊”“一池热泉,天地人同醉”的康养意境。笔者到小镇观光时,见业主们迈入白桦林温泉谷,浸泡在30余座室内外高山温泉池中,延缓衰老,缓解疲劳,疗治慢性病,汲取大自然之精华。
拒马河源头
十瀑峡风景
华中小镇水景
四、四时,治愈身心
涞源,被上天眷顾之地,因四季的变化而多彩多姿,如诗如画,似梦似歌。
去涞源,最好的季节是秋天。秋风秋雨过处,成了天然的唯美画卷,赏心悦目。漫山遍野,树与叶层林尽染,色彩最艳的当属红的皂角,黄的椴树,其次为花椒、枫树和柞树。山菊花山坡开放,五颜六色的花点缀着秋山。
来到建成不久的涞源湖,在湖光山色中,寻觅一段闲暇时光,来一场心灵的放飞之旅。在山林间,听鸟儿鸣叫,在湖水旁,看荷叶舞动,在石桥上,眺望花海茫茫。秋风爽爽,汇聚成动人的乐曲,让我心旷神怡。
远山处,秋风给谷地涂上一片金黄,田间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丰收的谷物和农民们的欢笑声,绘成了一幅原乡的图画。
涞源湖剪影
白石山门票
五、觅景,乡愁情怀
涞源,千年古县,文化底蕴颇深。山水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可圈可点。白石山、十瀑峡、拒马源、空中草原、仙人峪、横岭子,让人目不暇接。
阁院寺俗称“大寺”,位于县城西北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始建于辽,经千年风霜雨雪仍保存完好,文殊殿里的梁架斗拱、壁画和棱子格窗棂原物遗存,在国内古建中占有一席之地。寺内辽代大钟,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保存最长久的第一大钟,钟上还刻有梵文55个字,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大钟敲响,声可传至方圆30里,宛如天籁之音。
涞源这块红色的土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遗迹。抗日战争时期,有打响了华北抗战第一枪的驿马岭阻击战,击毙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中的东团堡攻坚战等。英勇的涞源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数百场战斗中无一失败,被誉为“没有失败过的土地”。
英雄少年王二小,就出生于涞源县的上庄村。“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还响彻在我们耳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辽代遗存阁院寺
阁院寺门票
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雕塑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涞源之行划上了一个句号。拙诗一首,略表情怀。
躲避酷暑上涞源,
秀丽山水将吾唤。
野长城上思悠古,
拒马河源赋诗篇。
酸汤豆腐味鲜美,
虫声阵阵催人眠。
放空身心度时光,
坎坷岁月化成仙。
~庚子年七月初写于府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