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九)苟坝会议纪念馆
胡保平
在从土城返回遵义的路上,听的哥小杨说,他经常拉外地游客前往苟坝会议纪念馆,我一了解,该纪念馆在回程高速下去七八公里的地方,于是当机立断,增加这个红色景点。临近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苟坝会议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遵义枫香镇苟坝村,距遵义市区65公里。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续篇,是四渡赤水的关键点,三人军事小组的成立,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核心地位,是确立毛泽东革命生涯领导和指挥地位的历史起点。我们来到苟坝会议陈列馆,由于时间已过六点,纪念馆早已关门,只能在馆外拍摄留影。纪念馆的外形设计运用了黔北建筑的特点,既现代气派,又极富地方特色,在广场上一行文字十分醒目“毛泽东用马灯点亮中国的地方”让我产生了疑问,仔细观察纪念馆的标志也有一盏马灯,再联想到进村后,道路两侧电线杆上路灯全部采用马灯的造型,想必其中必有缘故。但苦于广场上只有我们几人,无法求得答案。更遗憾的是,也无法收获这里的门券。正当我们准备离开苟坝时,在景区入口处,下车想侥幸碰碰运气,看是否能找到门券。正好迎面碰到两位景区保安走来,夫人和两位女士赶忙上前打招呼,出示收藏证件后请求协助找几张门券。保安回答说,现在景区已关门,有关工作人员已下班,不好找了。但三位女士仍然不放弃,说明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我们爱好收藏门券,尤其是红色景点,一再请求给予帮忙。其中一位面容清瘦的保安,犹豫了一下,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告诉我们,已经和值班的工作人员联系好了,可以给几张门券,但你们还要返回三公里去纪念馆拿。我们一听喜出望外,当即返了回去。在陈列馆门前,我们见到了当晚值班的工作人员老蔡,说明来意后,他爽快地拿出十几张门券,而且还是两个版本。我激动地告诉他,我正在制作红军长征的门券专题,准备参加全国展览,这张门票对我很重要。另外还想了解苟坝和马灯有什么联系。他笑着对我说,既然你喜欢研究,那我就给你们破个例,让你们进去参观一下,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他亲自带领我们在馆内进行了参观,这让我们既感到意外,又心存感激。
陈列馆的设计非常精致,房顶红色的飘带和地面玻璃下的石头相互呼应,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辛路程,陈展手段新颖独特。2017年3月,苟坝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10月,苟坝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存放着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并用雕塑、绘画、场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再现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期间的峥嵘岁月。
遵义会议,毛泽东进入了党中央领导核心,政治局常委分工,毛泽东帮助周恩来指挥军事。用邓小平的话讲:“尽管名义上毛泽东没有当总书记或军委主席,实际上他对军队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朱德同志、周恩来同志、张闻天同志、王稼祥同志,他们这些同志确实照顾大局,确实有党性原则,只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对的,都一致支持,坚决执行”。猴场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收回了原“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的决定权和指挥权,中央红军的每一个军事行动都须经中央政治局召集有20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张闻天接替博古职务后,几乎天天都要召集20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1935年3月10日1时,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发来一个“万急”电报,建议中央红军攻打打鼓新场的国民党追剿军王家烈纵队。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在遵义苟坝召集开会,专题讨论是否攻打打鼓新场的问题。会议从早上开到夜间,毛泽东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其余参会首长都赞成攻打。毛泽东来了脾气,对主持会议的张闻天说道:“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了!”在座的首长毫不客气地顶撞毛泽东:“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毛泽东离开了会场,张闻天搞了个举手表决,结果把毛泽东的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也表决掉了。会后,毛泽东回到住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料峭春寒的夜晚,冒着蒙蒙细雨,他手提马灯走了近两公里山路去找周恩来,他要阻止鸡蛋碰石头的冒险。通过再一次详尽的局势分析,他说服了周恩来和朱德。11日一早,周恩来提议继续召开20多人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经过争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终于说服了参会的同志。此时,中央军委二局也截获了敌方密报,确认国民党军队正向打鼓新场集结,证实了毛泽东判断的正确性。正是由于毛泽东坚决反对,才使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再一次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会后,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成立中央新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周恩来将毛泽东的提议转达给张闻天。3月12日,张闻天召集政治局扩大会议,提议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三人团。苟坝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新的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苟坝会议是继遵义会议后,实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关键环节。新“三人团”的成立,是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它带领中央红军顺利冲出国民党在遵义设下的包围圈,是继遵义会议后,党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在党的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就是毛泽东深夜提着马灯,照亮前进方向的一段历史。
在参观中,一处场景引起我的兴趣,在一面乡村院落里,十几个木制小板凳围成一圈,老蔡告诉我,这是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枫香镇花茂村考察时与村民座谈时的实物场景,花茂村相邻苟坝,纪念馆将习总书记坐过的原物搬迁到这里,永久保存。我也坐在习总书记坐过的木椅上,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原计划来苟坝只是拍个照,留个纪念就行,真没想到却遇上了几位贵人,让我们收获满满,确实可谓奇遇。我记下了他们的名字:保安王治卫、值班人员蔡永清、遵义的哥杨秀强。是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额外提供了关心和支持,尤其是他们对门券收藏爱好者的理解和支持难能可贵,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好心人的名字,我真诚的邀请他们到平遥古城旅游,届时我也会热情地接待他们。
就在我的《贵州行》游记发表以后,我按照事前留下的电话,给镇远古镇的男主管发去了游记,他回复我:“看到您文章中提起门票的事情,很惭愧,我将想办法给您找一套镇远古镇景区的全套门票寄去。”并补充说,“镇远古镇有四处国保级文物:除青龙洞外,还有和平村旧址、古城墙、天后宫,谢谢您为镇远古镇宣传。”就在8月31号,他微信告知,四张全品门票已经挂号寄出。让我们又一次为贵州人的淳朴和品德而感动!
随着两天的遵义红色游圆满结束,八天的贵州行也告一段落,我们不仅游览了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还参观了贵州的红色资源,尤其是几位好心人的帮助,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贵州人的思想境界,充分领略了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
7月6号一早,我们一行乘坐高铁,前往广西桂林游览,由于桂林早已闻名中外,绝大多数人都十分了解,我就不再赘述。7月10号我们一行平安返回了家中。
7月27日,历时半年,由我精心构思制作的大型门券专题《长征精神 永放光芒》在门券收藏研究网正式发表,其中就有几枚门券是本次贵州行的收获,而且,文字更加精炼,表述更加准确,条理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这些都得益于贵州之行的收获。实践再一次证明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苟坝会议纪念馆
logo中的马灯
纪念馆前
与老蔡在前厅合影
会议场景雕塑
手提马灯的毛泽东
周恩来回忆
观看展板
成立三人团
习总书记与村民座谈
在习总坐过的木椅上留念
与王保安合影
厚道的的哥小杨
苟坝会议纪念馆参观券
苟坝会议纪念馆参观券
长征专题苟坝会议贴片1
长征专题苟坝会议贴片2
《贵州行》全部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