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上的狄仁杰故里
罗斌林
唐代著名宰相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太原狄村人,曾以明经(相当于后来的进士)举,任并州都督府曹,转大理丞,历任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执政时,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銮台平章事(即宰相)。狄仁杰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其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赠为司空。睿宗时,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世也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狄仁杰铜像
狄仁杰的故里狄村,位于建设南路与并州南路之间,如今狄村已经成为今天的太原城区的一部分,这片都市里的村庄已经找寻不到任何乡村的影子,只留下狄村的地名和一片占地不过数亩的“唐槐园”。位于太原市狄村北街的唐槐园,就是狄仁杰的出生地,这座精巧别致富有唐韵古风的建筑就是大唐名相狄仁杰的故里。
红墙绿树
狄梁公故里碑
园中主要的看点就是古槐,据《县志》记载,为狄母亲手所植。古槐形态奇特,盘根错节,宛如卧倚之虎躯,形似迄逦的苍龙,黛色参天。虽树干皮脱,却枝叶繁茂,似有古人之风。
狄母植的槐树
主干浑然似铁铸造
村西北原有狄公碑,狄仁杰成为一代名相之后,家乡人民为他修建了祠堂。明崇祯年间,山西巡抚吴牲在太原狄村倡建“狄公祠”,春秋祭祀不断。
祠内狄梁公坐像
祠内壁画
据说,最初的狄公祠就建在狄仁杰祖屋的东边,大概现在的建南汽车站一带。后来狄公祠被移建至今崇善寺西,称为“狄梁公祠”,并将祠东的一条街命名为“狄梁公街”,一直沿用至今。狄梁公街。傍临山西省博物馆和三晋名刹崇善寺的狄梁公街,并不为大多数人们所熟悉。它全长不过二百米,宽也就八米左右,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小街。狄梁公街,原名狄公祠街,顾名思义。放眼望去,红墙掩映、绿树成荫,一株株国槐超过了沿街三层楼的高度,把小街巷包裹得严严实实。
作者自述
《门票上的狄仁杰故里》 编者罗斌林,男,1953年生人。大专文化。中国化学工程建设集团公司﹙太原﹚退休干部。
本人一向爱好纸品收藏,自1995年开始专注旅游门票收藏。作品《三晋古建筑—中国古老艺术的博物馆》﹙三框﹚曾参加“全国第十届门券收藏展览”并获得“优秀奖”。
此后多次参加山西门券协会组织的门券收藏展,多次获得各种奖项。现在是山西门券协会会员。2020年4月期间在山西券协组织的讲座活动中,做为主讲人做了“门票上的古建筑牌坊和牌楼”为题目的发言,得到券友们的肯首。
以上是自己参加门票收藏活动的一些轨迹,请各位领导审阅。
全国第十届门券收藏展“优秀奖”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