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月形水池
何锦雄
弯月形水池位于曲流石渠的前端,石水池砌筑十分讲究。水池南北残长7.2、东西宽 5.75、存深 1.75 米。池内东部竖立两排大石板,将水池分隔成三间,南、北两次间中部各平置一根八棱石柱(图一),石柱顶部有一圆形凸榫、石栏杆、石门楣等建筑构件,为国内首见。水池西壁圆弧状,顶部地面残存有3 块长方形石地梁,其中朝向水池一端凿有方形穿孔,似作系绳之用。发掘时,池内发现大量的板瓦、筒瓦、“万岁”文字瓦当及堆积成层的龟鳖残骸,厚达0.5 米,其中一只大鳖的背甲宽达 0.43米。尤此推测,估计原来构筑在水池之上可能有水榭、观景台类的建筑物,便于游园观赏、休息,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园林水榭实例,可惜已毁。
(图一)遗址上的弯月形水池照片
现站在遗迹景观通道上,极目整个石渠的构筑器物及宫苑等(图二),可以遥想当年宫苑主人,所谓“千年王八万年龟”,一切和长寿有关的东西都是肉食者所喜闻乐见的食材,盼望日后能长生不死作铺垫吧。
另,据考专家研究认为,南越国宫苑所使用的八棱石柱和石栏杆望柱与公元前3世纪至前1世纪印度巴贾石窟和桑奇大塔的希腊式八角形石柱基本一致,应是受到海外文化影响的结果。
(图二)展馆内的弯月形水池展览图片
2014年5月1日南越王宫博物馆落成,正式全面免费不免票开放,并启用一枚有“弯月形水池”图案(图三)的免费参观券,其后、陆续发行了4种图案相同,但印色有所改变的门票,现4种图案的门票一直在混合使用至今。
博物馆正式全面开放时使用的第一张门票以褐色为主色调,分有主图弯月形水池、免费参观券、存根三个部分。在主图的左边是由上向下错落排列着“南越王宫博物馆”名称,在越字的下方有一方红色阴文的“万岁”瓦当馆徽印章。再细看水池石壁,砂岩石块错缝砌筑,池内竖立两排大石板,将水池分隔成三间,左边竖立一根八棱石柱,右下方平放一根石柱(应是倒下),池底石板、灰黑色河卵石及石块均清晰可见。水池右则上方是一行白色的免费参观券字体及一个菱形花纹图案。在图案绡下方有几行白色,细小的免费参观、凭票进场,参观的时间安排及博物馆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
(图三)2014年5月1日南越王宫博物馆建成,正式全面开放时启用的第一枚门票
存根部分色调比主图色调浅些,左侧采用右凹K字形套左尖向三角形的菱形纹图案,而右凹K字形和尖向三角形接触处有一条明显的灰色斜角线分隔,使菱形纹图案更显清晰,加上竖排的“参观券存根”五个白色字体,使门票更有层次的立体感。
综观门票的总体设计为摄影版概念,配置以褐色为主色调,加上左边黑色馆名称、红色印章的点缀及右边白色的免费参观券字体、菱形花纹图案对比衬托,一眼看上去,更使票面有古色古香的美感,使人爱不释手。
参考资料
南越国宫署考古发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