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外庙(13)
命运多舛的五百罗汉
承德 钱宝林
罗汉堂坐落在避暑山庄西北部,北依狮子岭,东临广安寺,占地面积为13000平方米,群山环绕,自然景色十分幽美。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下江南时,第一次观赏到浙江海宁安国寺内的五百罗汉雕塑,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又一次来到安国寺,极为细致地再次欣赏寺内的五百罗汉。此时,他已暗下心愿,想把五百罗汉安奉到塞外的承德。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皇帝命热河总管福海,按安国寺的式样在避暑山庄外修建罗汉堂。同时,让大臣基厚到杭州督办罗汉的成造。为此,罗汉堂成为了外八庙中唯一的仿江南寺庙形制修建的庙宇。
乾隆皇帝曾有诗曰:“宜人山色看无厌,入画溪声听有清。间染丹枫出绿树,全教蛩(qióng)语代蝉鸣。”描述了当时狮子沟诗情画意般的景色,同时也影射出寺庙罗汉堂所处的幽雅环境。
罗汉堂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建筑布局为汉式“伽蓝七堂”式。整个寺庙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配殿、应真普现殿组成。
山门面阔三间,中间开拱门,门额处乾隆御书“罗汉堂”三字。
山门正北为天王殿,殿中供奉主尊为金漆木质弥勒,其后是韦陀,两侧是四大天王。天王殿外两侧有钟、鼓二楼。殿后,配殿内供木质金漆菩萨三尊,佛像前设供桌,上置五供及七珍、八宝。
之后是罗汉堂的主体建筑应真普现殿,俗称“罗汉殿”。大殿方形九间,平面呈“田”字形,单檐歇山黑瓦顶。殿内中央供三世佛,并奉置弥勒、韦陀等像。
沿着殿内四周的石坛上,放置五百罗汉造像。这些罗汉像,均为木雕金漆,每尊通高1.7米,与常人相等,神采各异,形象逼真,是我国寺庙中木雕罗汉的上品。
玄奘从天竺国取经也取来五百罗汉,后增八尊我国僧人,象济公、刘海、介子推、疯僧等,形成了承德罗汉堂中的五百零八尊罗汉。
五百罗汉是怎么回事呢?据说佛涅槃一百年后,他的弟子们召开了几次会议,第一次五百人参加,第二次一千人参加,第三次七百人参加,第四次又是五百人参加。这些学者通过集会编撰了三部大藏经,对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故佛徒们以佛供之。
关于五百罗汉,2015年3月20日门券收藏研究网在我的《热河故事》专栏中发表《承德外庙中的罗汉》一文,详细地介绍过,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查阅。
令人遗憾的是,罗汉堂五百罗汉命运多舛。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承德时,罗汉堂被作为军火库,将里面供奉的五百罗汉迁移至普佑寺。罗汉堂进一步荒废,至解放时,可惜罗汉堂已成废墟。
1964年普佑寺遭雷击起火,全是军民、学生奋勇救火。大火虽被扑灭,但损失惨重,法轮殿被烧毁,寺内的五百罗汉大部分也被烧毁。经清点,508尊罗汉损失了314尊,抢救出来的194尊罗汉被移至普宁寺。
1980年为纪念鉴真和尚东渡700周年,因日本组团要到北京法源寺与中国佛教协会共同举办宗教活动,通过国家文物局,挑选了十八尊借调北京,作为“法源寺”内十八罗汉。到如今,40年的时光悠忽而过,家乡的“游子”,你们在那里还好吗?现存176尊罗汉,正在普佑寺内陈列展出。
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寺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中外八庙涵盖罗汉堂。因一座汉地佛教风格的寺院,在外八庙中独树一帜,它体现了乾隆在多元文化价值取向中的立场。
接下来,我们向东,到不远处的乾隆家庙殊像寺去参观。
注:本文老照片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