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网站同行》征文(13) “券研网”带给我的新启示

罗斌林
显示日期2020-10-25;访问次数:499; 电脑端

《我与网站同行》征文(13)

“券研网”带给我的新启示

太原  罗斌林

我是一名旅游门券收藏爱好者。收藏门券前后断断续续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实际上二零一三年退休以前,我所谓的“门券收藏”也仅仅是把收集到的门券插入册中“藏”起来而已。虽然以往偶尔翻一翻网页,也仅仅限于浏览而已。退休后除了整理门券进行分类外,还有了更多时间在自己喜欢的“券研网”上寻找所需。

当打开券研网,首先跳入眼帘的智友论坛、券坛史料、券集园地、券藏研究、券刊大观、券藏百家、诗词乐园等专栏特别引人瞩目。仔细阅览发现信息量极大,其中的藏家专论、藏家访谈等栏目中的很多内容,更是我梦寐以求的知识所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多余时间系统的收集门券,后来发现已经错过了许多收集系列门券的最佳机会,再想要补齐已完全不可能,原因一是没有了票源,二是即使有票也是天价,作为工薪阶层来讲只能是望洋兴叹。既然已经没有可能系统的集藏门券,那么我的门券收藏出路又在哪里呢?这些困惑纠缠了我很长时间。正是“券研网”给了我最重要的启示。

旅游门券在收藏界中只是一项新的收藏品,在众多“高、大、上”藏家的眼中可能只是一纸画片,没有什么收藏价值。正是“券研网”的门券收藏家们许多论述纠正了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单就一张门券而言,充其量只是一件现代藏品,其包含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如果将一枚枚门券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编辑成展集,就会变成一种文化载体,其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会非常丰富。不仅能够展示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且能够见证旅游发展的蓬勃进程…”。专家的这个观点我十分赞同,它为我找到了今后门券收藏的方向,我心情豁然开朗,正可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于我的职业是搞建筑施工技术的,因此对建筑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对中国的古建筑更是喜爱。虽然对古建筑施工技术不甚精通,但对宏伟的中国古建筑是情有独钟的。自从收藏门券起始,由于喜爱因而陆陆续续积攒了不少关于各类古建筑的门券。在整理时我发现众多的旅游景点中,各地古建筑系列的门券琳琅满目,题材众多。这些门券画面虽然各有千秋,但仔细琢磨却有许多共性的内容,于是我着意购买了许多关于古建筑知识的书籍,结合着整理成类的门券,从门券内涵中学习知识,组集古建筑门券专题,翻新了我的门券收藏之路。

由于新知识的及时补充,几年来我先后组集了《古建筑顶檐的分类及等级》、《中国古建筑“门”的艺术》、《古建筑中的牌坊和牌楼》、《中式建筑六大门派》等四个展集,一百三十多个展片,编辑门券四百多枚。虽然制作水平极其有限,其中还有一部展集已经参展完毕,同时也收获了好的建议和评论。其余的待改进以后有机会时再逐步展出。通过制作专集,从中学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新知识,充实了自己的大脑,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这一切都与“券研网”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衷心的感谢网站的各位老师们,是你们在这个平台上为我们杨帆起航,驶向知识的海洋。

祝“券研网”越办越好。

附图:《中国古建筑顶檐的基本种类》

(一)重檐庑殿顶

(二)重檐歇山顶

(三)单檐庑殿顶

(四)单檐歇山顶

(五)悬山顶

(六)硬山顶

(七)卷棚顶

(八)攒尖顶

(九)盝顶

(十)十字脊顶

(十一)盔顶

 

二零二零年十月十二日


编辑:张文革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0-10-25 05:38:00

总结自己、影响他人、共同提高,愿门券收藏研究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0-10-25 07:04:00

欣赏了,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20-10-25 08:03:06

佳文,拜读!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0-10-25 08:12:5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姓名:俞无畏; 时间:2020-10-25 08:20:53

欣赏了,学习新知识,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0-10-25 09:32:04

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20-10-25 09:51:31

学习分享啦!!!

姓名:陈捷; 时间:2020-10-25 10:03:51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钟杰; 时间:2020-10-25 10:20:23

赞!欣赏了,谢谢罗老师!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0-10-25 10:24:41

欣赏了,罗老师藏有所长。谢谢你的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0-10-25 10:55:51

欣赏了,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计永海; 时间:2020-10-25 12:44:21

学习分享了!谢谢罗老师!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0-10-25 13:13:13

我也是学建筑的,但是工作后从事的钢筋混凝土浇成的桥、路、房建、地铁的造价,古建筑这块知之甚少,罗老师的该文专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致敬!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0-10-25 15:22:42

结合自己的专业搞收藏,拓展了思路。赞1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0-10-25 16:22:48

欣赏了,谢谢!

姓名:青山; 时间:2020-10-25 16:57:18

结合专业制作专辑,好经验,学习欣赏了,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0-10-25 17:21:10

好思路,真收藏。收藏于思索之中。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0-10-25 18:48:55

欣赏了,谢谢!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0-10-25 19:05:50

藏品和专业结合制作展集有创意!点赞!!

姓名:李荣; 时间:2020-10-25 19:22:17

罗老师结合专业搞券集,思路清晰,层次较高,我从中学习到许多建筑知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0-10-25 21:04:29

谢谢罗老师多次分享古建筑知识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0-10-25 21:23:43

挖掘门券的文化内涵,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20-10-25 22:15:56

喜欢罗老师的收藏方向!谢谢分享!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0-10-26 07:45:47

图文并茂,好文章!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0-10-27 05:00:29

拜读,欣赏了……超级点赞!!!谢谢罗老师详细介绍古建筑文化知识!……我也算是建筑行业的一分子,对古代建筑文化崇尚但研究甚少,今赏罗老师专业性超强的介绍,佩服之极、之至……受教,学习……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20-10-27 21:16:30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20-10-27 21:25:52

涨知识,对古建殿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谢谢!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