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双券封盖戳记
保定 陶万春
时已深秋,枫叶正红。晚上正与妻欣赏电视剧,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陈明新老师打来的,他道,明天早上,彭会长去唐县为白求恩双券封盖戳去,你去不去呀?记得这是保定券联会今年第三次小范围活动了,有券友想着我,哪有不响应之理。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天早上,起了个大早,简单收拾一下,就急匆匆赶往客运中心。长途车在冀中平原上奔驰,庄稼地里的玉米已放在农家院屋顶和门前晾晒,地里长满绿油油的冬小麦。无瑕欣赏田园风光,我们几个人的心早已飞到了唐县白求恩与柯棣华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县城以北两公里的钟鸣山下,距离京昆高速唐县出口仅为三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该馆藏品丰富,内容翔实,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70余幅,实物310余件(套)。有白求恩当年使用过的“子弹钳”、“消毒锅”、“毛油灯”,有柯棣华当年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等。两馆采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科学完整地记述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生命轨迹和光辉历程。该馆是全国100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04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十四部委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彭森会长此行还有一个目的,为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捐献医书。这本书名为《外科学》,1946年,白求恩医科学校所用教材。这本书是彭会长在岳母家发现的,是家传的宝物。纪念馆原馆长、现任顾问的陈玉恩老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行,并欣然受赠。陈玉恩老师感谢保定券联会的捐献,并指出这本珍贵的医书,是时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白求恩医科学校使用过的,弥补了馆藏。
彭会长带来了他《跟着老电影游保定》的券集,与陈玉恩老师分享。陈玉恩老师如数家珍的介绍每一张纪念馆门票的前生今世,现场的气氛达到高潮。陈玉恩老师还让人送来该馆正在使用的免费参观券,及自已压厢底的老门票,分发给我们。
听说彭会长要制作有关白求恩的双券封,陈玉恩老师又从抽屉里面取出仅有的几个馆用信封。信封上印有1984年3月,胡耀邦总书记来唐县视察工作,亲笔为纪念馆题写的馆名。这真是意外的收获,彭会长喜出望外,赶紧把该馆门票贴到信封上,又粘贴带来的白求恩邮票,一枚合乎标准的双券封制作完成,只剩下销戳了。接着,陈玉恩老师又送给每人一本他主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一书,并签字留念。最后,双方交流了文博与收藏的心得,表示今后将加强合作,为保定的红色旅游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一年一度秋风劲,伴君拾级慰英灵。告别了老馆长,我们沿着高高的石阶,一步一步登到白求恩纪念馆,再次凭吊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馆内大厅,白求恩汉白玉全身雕像巍然屹立,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全文悬挂墙上。此情此景,让我想起1968年清明节前,定县清风店小学,组织去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给白求恩扫墓,要求参加者必须背过《纪念白求恩》一文,用了几天的功夫,我通过了考试,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南去的火车。
纪念馆内展示的图片和实物,将历史逐渐铺开,回到了那血雨腥风的年代,记录了白求恩大夫波澜壮阔的一生。
1971年,唐县在县城建立了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我当兵在唐县驻训期间,曾多次前去参观。那会儿该馆应该有门票了,但我还没有收藏门票的意识,与珍贵的藏品擦肩而过。
如今这个馆,是1986年易地重建的,较之老馆,从建筑规模和馆藏文物数量都多了很多,吸引着八方游客。深秋的暖阳高照,同去的券友给我拍下了这张照片,留下了对先贤的记忆。
接下来,我们四人又乘2路公共汽车返回县城,在县政府不远处寻到邮政业务所,销了当天的邮戳,这个双券封终于大功告成了。在此封的制作过程中,我体会到,难点在印有景区名称的信封,随着信函的消亡,信封越来越难找了。另外,每个双券封的制作都是有成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均需付出。此类封兴于湖南,蔡八一会长等投入了多少劳动和辛苦,只有他们体会最深。
中午时分,肚子开始提意见了。同行的张全保老师建议吃“田造顺碗肉”。顺着居民的指点,在唐县迎宾河畔,沿幸福桥斜路东行100米,找到了这家很不起眼的店铺。一大拨食客刚用完餐,迎面而来,已经很旧的店里坐满了人。这家老店已经经营了40余年,成为了碗肉爱好者的聚集地。虽然店铺几经搬迁,但独好这口的老食客们始终追随不舍。田造顺已过世,他儿子田生成为新一代的掌门人。
唐县碗肉距今己有上百年的历史。碗肉的主角是羊头肉、羊肚,最多加些羊汤,但食材的选择,汤底的调制,肉汤的手艺,配角煎饼的制作,都有着独门技艺,所以唐县碗肉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吃到的。
“到唐县,吃碗肉,香四溢,真享受”,成了来过唐县的人们总结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这句话即说出了碗肉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分量,也道出了众多游客来过唐县的美好记忆。
来到革命老区唐县,会了多日不见的老朋友,瞻仰了白求恩大夫,制作了渴望己久的双券封,又吃了香喷喷的碗肉,真是不虚此行啊!
~庚子年重阳节写于府河岸边